第136节(1 / 5)

曹宗渭行跪礼应之。

皇帝缓过来之后,看向北方,目光茫茫道:“朕一生只有两憾,一是没有让鞑靼臣服于大明……此憾事,只得托付于卿,勿要令朕失望!”

皇后替皇帝抚着胸口,静静地坐在床沿上,看着丈夫老态龙钟,心口像被拧了一下。

皇帝叹息一声,也没说第二件憾事是什么。

曹宗渭大约明白,皇帝的还有一件遗憾的事就是没教好太子。

太子小的时候是由皇帝亲自教导,且十分严厉。后来先皇后去世,皇帝有了新的宠妃和皇子,太子渐渐受到了冷落,自我懈怠,詹事府的人也不够尽职尽责,他才变得不学无术,心思不正。

等到皇帝发现太子诸多不好的时候,已经有些厌弃他了,病中多思,反思后便觉着是自己之误,遂倍感自责遗憾。

眼看着已经力不从心了,为了大明江山,皇帝只能狠下心来,做最坏的打算,以求最好的结果。

皇帝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花光力气做了个大决定,他的背部明显往后靠了靠,道:“让严钧严查户部,朕很放心,必要之时,曹卿可倾力相助。”

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皇后的眼神里都露出了一丝喜色。

曹宗渭犹豫着应下了,他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试探,还是真正的意思。

皇帝转头对皇后道:“皇后,你生了个好儿子。”让他在油尽灯枯之际,不至于无人托付,太子昏庸不仁,若无出挑的九皇子,皇帝还真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

皇后朱唇微张,弯了弯嘴角道:“炽儿也是您的儿子,他再好,也是因为有您教导。”

皇帝抬了抬手,让皇后勿要多言,随即让她也出去。

片刻后,整个屋子就只有君臣二人,曹宗渭心中压力倍增,他不知道皇帝接下来要同他说什么。

一刻钟的寂静后,皇帝开口了,他靠在迎枕上闭着眼,问曹宗渭道:“曹卿觉得朕……应不应该废太子。”

皇帝方才说的话,都是为了让皇后心安而已,现在的话,也许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听曹宗渭心如擂鼓,不知该如何作答。

深思熟虑后,曹宗渭选择了坦白,他行大礼,伏地道:“臣以为……九皇子更能担得重任,但臣,只听皇上差遣,绝无二心!”

皇帝点了点头,道:“文臣多奸猾,常常话中有话,欺上瞒下,还是曹卿最为耿直。你们曹家从你祖父开始就深得朕的宠爱,朕就是喜爱你们耿直忠诚的性子。”他自己也很惊讶,到了曹宗渭这一代,武定侯府不仅每辈出一个大才,祖父三代的性格,几乎都差不多。

在皇帝的眼里,信任曹家几乎成了潜意识里的事。

曹宗渭心中松快了一些,以他对皇帝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