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未来有想法的家长心动了。
知道那个记忆中从泥巴茅草房变成砖瓦房,连五个班级都拼不齐整的小学现在居然已经一个年纪分了三四个班了,祁云心里满满的感慨,既有欣慰也有怅然。
周国安跟唐思甜在平城也没能玩多久,毕竟九月中旬他们学校就要开学,看了天安门升国旗,祁云又带他们一起去吃了平城的几样老字号美食。
顺王府这会儿没什么美景,不过看看里面的建筑装饰也不错,之后还又去了一回长城。
两人在平城玩了二十多天,八月末的时候心满意足的带了许多照片坐上火车回怀城去了。
虽然周国安说他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家里多了许多吵闹揪扯,可恰好因为他跟他媳妇是在外地,而且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回怀城。
不说现在上学不用学费,甚至还有每个月的生活补贴,以后生了孩子也还有岳家这边接济,可以说不会再花家里一分一毫的钱财。
所以周国安的那些弟弟妹妹并不讨厌他回去,反而盼着他能时不时回去一下跟家里人联络感情,以后说不定还能有需要这位大哥大嫂帮忙的地方。
人啊,长大了总归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了,都有了各自的想法,这是成长的无奈。
因着这些,周国安跟唐思甜回去的时候也并不会有人故意给他们添堵,
第131章 五月
送走了周国安夫妻倆, 祁云他们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 九月中旬开学的时候,东站那边的红灯笼客栈终于开门营业了。
一开始倒也称不上生意有多火爆,不过这样的经营模式确实是来来往往流动人口的首选,吃的住的都价格实惠,里面还有专门的澡堂子以及洗衣房。
说是东站附近,其实跟饭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脚程。
今年秋收之后那按了手印包产到户的那十几户农民获得了丰收,虽然也被批评了, 可这股风吹得全国农民人心不定,很多人上工的时候都没了原来的心思。
像王叔他们这样放下土地除外打工的人回去之后,对那些人是影响很大的, 现在商品价格一再放开,从原先一块肥皂都要票, 到现在只有重要物资才规定凭票购买。
钱的用处越来越大, 来城市里“淘金”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像是平城附近郊区的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内, 打短工的人要选择住的地方,比来比去自然就选了红灯笼客栈。
虽然客栈这边看起来没有饭馆那边人来人往,可这边多数都是一群人定个大通铺住好一阵子的那种, 再加上有一体化的食堂吸引客人,客栈这边从一开始的月盈利四五百到后面迅速蹿至七八百。
等到南边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之后,连平城这边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