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 / 6)

,“打牙签吃,还是可以的嘛,小姐,你真聪明。”

吴婉娇耸了耸肩没说什么,难道跟她说,我穿过来之前,正在流行阳台上水培蔬菜,唉。

吴婉娇又扑到床上去忧伤了,我的爸妈,我的爹娘。

腊月二十三小年眼看就要到了,吴婉娇有点急了,两拔人马都没有回来,这几天天天到河道上,河道上的进度很快,差不多都通了,工匠们的闸也造了一半,正在吊大块的石头,大冬天的工匠们浑身上下全是汗,吴婉娇看着都不忍心,这个真得很辛苦,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总得有人做吧。

田二郎见吴婉娇过来,连忙跑上来,“小姐,外面冷,你回去吧,这里有我盯着呢!”

“嗯,怎么样,舒秀才在金府打得滑轮组能受住这个重量吗?”吴婉娇看着大粗木支架上的滑轮问了一下,实际上她真不懂机械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提供了大概的轮廓,其他都是这里本土工匠们技术的结晶,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次这个可以,大块石头没问题,就是闸门派小乐出去找了很久才找到两块,费了很多工夫才弄回来,年后正月结束就可以竣工了。”

吴婉娇点了点头,不到三百人,搞了几十里地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是辛苦,虽然只供应饭,没有工钱,但过小年都给他们备了年货也算尽自己的一份力吧,毕竟这一条河大家都受益。

“姜茶不要断,防止生病。”

“知道”

吴婉娇在新修的大河堤上走了一圈,胡老头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比自己还认真地盯着河道和河堤,不远处,他身边跟着几个半大的孩子,他正手把手的教着他们什么,其中一个,她认识是他的大孙子胡祖佑。

田二郎见他看向胡老头,便对她说道,“小姐,你是不知道,自从河道开工到现在,第一个上工的是胡老头,最后一个下工的仍然是他,每天盯着他的族人,对工具比对人还爱惜,每天下工后都让小娃子们来擦铁锹、洗掉竹筐的泥浆,村里体弱的妇人都让他叫过来帮着烧饭、烧茶水,开头几天忙得乱七八糟的,结果看我们分工流水作业,他也跟着学,把做饭分了几步骤,几个人一步骤,倒做得井井有条,发现粮少了马上就能找到在那个环节被扣了,可真够活学活用的,他本身一个字都不识,他的大孙子整日跟在舒秀才的后面,这近三十天都被他学了近二百字。”说完啧了啧嘴,“这个老头可真不简单。”

胡老头确实不简单啊,如此贫瘠的地方,他能领着这么多人生存下来,对有限资源的分配做到了极至,让人口除了生老病死以外都存活了下来,这不是简单的智慧能做到的。

吴婉娇深叹了一口气,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保存一个劳力就是一份价值,她虽然有银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