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3 / 4)

,何桂云拿出一个小本本来,虽然不识字,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

她把本子交给莫茹记账,又让人柳秀娥和陈秀芳称棉花。

“一家三斤,大家都好好瞅着啊。”

“咱可是先说好了,这些棉花是被风吹掉了沾上草,送棉站评不上极人家不要,咱们就当福利棉发给社员。”

“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啦?”

大家都笑着说清楚了,“今年有护棉英雄,棉花交够任务肯定还有的多呢,咱们跟着沾光了。”

一家三斤还剩下几斤,都说给护棉英雄。

莫茹要了一斤,“剩下的大家分吧,你们放心,咱们今年棉花挺多的,交够了任务以后还有的分呢。”

单蝶琴就自以为知道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寻思是不是莫茹故意把棉花沾上草的啊,不过她没敢说出来。

毕竟每天拾棉花她也有份儿呢。

自己也能分到棉花,这就是好事。

这么一激励,二队的妇女们又来了劲头。

一队的副队长听说了也赶紧取经学样去,他们没这么多棉花,但是可以把那些评不上级的差棉花分掉,再画个大饼以后可以分更多更好给个盼头。

事实证明,非常有效!

☆、第108章 献礼!

且说一早陈爱月就打扮一番,把齐耳短发梳得一丝不苟,别上发夹,换上蓝色的列宁装,插上笔,登上绿色的解放鞋。把宣传画卷起来用红布带系紧,又把包夹在腋下,就匆忙往钢铁厂去。

为采矿方便钢铁厂就建在铁矿的北边,说是钢铁厂,其实就是一个露天营地。

老远就能看到那里浓烟滚滚,火光跳跃,密密麻麻的土高炉就好像是远处天边的烽火一样。

走近以后,耳边牛马嘶鸣人声鼎沸,闹哄哄就和年底的庙会一样。

一条新修的丈宽的土路从钢铁厂往东北方向延伸而去直到火车站。

为了修这条路先后出动了两千劳力,牛马骡驴车更是上千。保证最短距离,直接穿过农田、村庄,然后直达火车站。

现在这条路上车来车往,牲口车、手推车一辆接一辆,全是运煤来运矿去的。

进了钢铁厂的范围,遍地都是小高炉,有修完的也有在建的。高的有三米多高,矮的有一米多高,甚至还有不到一米的,看着奇形怪状的。

建好的每个小高炉都配着风箱,守着三四个男人,据说片刻不能离,要是冷了炉,里面的铁水就化不出来,白瞎,只能砸了炉子抠出来。

陈爱月也不懂,都是道听途说,她就知道到现在没流出铁水来,都是一些铁疙瘩。

路上听着很多人在喊:“没有砖了,没有砖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