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别人的成果来出自己的名。
莫茹受他影响,对此也很赞同,所以她画画从来都没有去仿造什么名画,都是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风土人情题材,记录尽可能多的所见所闻,希望以后可以当做历史研究的资料。
听爸妈说要她自己给广播站写葫芦兄弟的故事,周七七想了想,“行倒是行,就是……给不给钱啊?”
莫茹:“要什么钱啊,你这么小,写的故事人家还不一定能用呢。”
周七七:“那我小舅舅给报纸投稿,怎么人家就给钱呢?”
莫应熠也是钻钱眼儿里的,虽然姐姐给的钱花不完,除了正经读书吃饭一个子儿也舍不得花不说,还想尽办法赚钱。
平时在班上,总有人找他问问题,他嫌一个个来烦人浪费他时间,所以就每天抽四十分钟开一个互助班。
其实就是有偿辅导班,没钱可以给饭票。
莫茹和周明愈知道以后,让他一定要低调,绝对不能给人一种拿钱帮忙的印象,否则很容易惹事的。
宁愿不赚这个钱,也不能让人觉得他是个财迷,很容易被冠上资产阶级剥削的帽子。
后来莫应熠发现可以给报刊投稿,这个事儿才消停了。
录取不易,但是稿酬却是很可观的。
周明愈:“没事,你只管写,要是人家广播站用你的故事,就会给你钱的。”
周七七这才放了心,顾不得听广播,接连几天忙着写葫芦兄弟的故事,写完还给张翠花念一遍,听得张翠花跟听广播一样入迷,每天都让她定期给播音。
不过莫茹偷偷看过她的故事,这孩子骨子里和她弟弟一样其实还是很会懒的,好好的故事,不肯全都写出来,只写她感兴趣的几个地方。
其他的?
让人脑补呗。
故事寄出去之后,有段时间没收到回音,不过她给广播站写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学校。
魏生金表示,应该让周夕同学来上学啦!
自己班上要是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学生,自己多有面子啊!这也算自己的成绩呢。
原本莫茹打算让周七七来年秋天上学的,五周岁上一年级,她觉得差不多。
魏生金却觉得周七七完全可以跟班的,“两年级的孩子都写不了信!周夕同学能独立写信,已经具备了读书的能力,应该早日入学。”
其实对于周七七上不上学,莫茹和周明愈并不是那么强求,社会特殊,上学学来的东西未必有他俩教的多呢。
尤其过几年,学校停课,整天不是劳动就是运动,学生们生生地把时间浪费了,读书不如不读。
只要拿个官方文凭就好,内容么,自己家可以教的。
好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