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应酬,酒不可少,也不能少。所谓“酒品即人品”,“饭局”常常简化为“酒局”,“饭桌”就是“酒桌”,作为餐桌文化的附属,“酒文化”同样深奥无比,玄妙无穷,古往今来,多少合作、合谋,都是成就于传杯弄盏之间。
饭局上,怎样喝酒才可以放心重用?老江湖们同样有心得。户部侍郎潘凤有一次想挑一人打理财务,本来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可是一次吃饭时,他发现那小伙看到桌上有名酒,便很主动地给别人敬酒。不过由于很多人不饮酒,于是他一杯接着一杯地饮,直到饭局结束后,酒还剩下不少,他就把剩下的酒提着带走了。就这样,潘凤否定了此人。
礼部尚书曹爽喜欢吃饭时非常清醒的人。早年有一次他招募人才,四个年轻人都很优秀,让他难以定夺,于是他便请四个人去吃饺子,佐了些小酒。吃的时候,他与大家谈笑风生,饭后他问四个人吃了几个饺子,其中三个人都说不知道,只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了廿四个。于是,这个人被录用了。
酒,最能暴露人的本性。所谓“酒后吐真言”,很多人看着“人模狗样”,几杯酒下肚,原形毕露,“禽兽不如”。“四大钱庄”之一的“天狐钱庄”庄主冯无法就喜欢看人在饭桌上喝酒的表现:“自己不会喝酒,但好强硬撑,结果三杯未下肚,就面红耳赤,开始手舞足蹈,之后又是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类人我不会重用;自己很能喝,但装着不会喝,并一边想方设法唆使别人喝,不看到别人烂醉倒地不罢休,这类人阴险狡诈,我也不会重用;那种自己会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对别人不劝酒、不唆使,悉听尊便,则可以放心重用。”
饭局从点菜开始就一直潜藏着“尔虞我诈”。商战中尤为明显,生活中的饭局同样不可小觑。以现今为例,当男男女女开始交往,饭馆酒楼就成了他们的第一战场。乱中取静,静中有埋伏,便于观察又便于隐藏观察。一顿饭工夫,足够让他和她暴露1/3的价值观。点菜通常从女方开始。既然是战场,点菜就好比火力探查:女方看着菜单,男方看着窗外———实际上也在看着菜单。这一刻,女方千万不要点便宜菜,点便宜菜不等于她贤惠善良,只能说明她不懂他的世界。当然也不能点昂贵的菜。最忌讳点“随便”,他从这句话里听不出随和却发现了她的无主见。
她必须选择价格中庸的、貌似清秀的、有点儿诗意的、造型纤美的。男人都渴望对面坐着的是个婉约派。点菜,真的能命名一个或完美或闪失的开局,也能预示或开花结果或中途夭折的后续,所以请务必慎重之。
饭局中的潜规则是:吃饭事小,出局事大。
有时,商人之间的合作可以轻描淡写:“就是一块吃顿饭喝喝茶,也不用多说,事情就谈成了。”
饭局向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