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 / 7)

赵妈妈道:“可太太也知道,爷们儿的事,妇人不好插手。”正是知道这样,冯氏才难做,男人在外面风流,最多一句调侃、揶揄。老太爷老太太远在京城,在身边还能劝阻一句,远水不解近渴,离得远,若因此事开口便知是冯氏告状。

冯氏出言相阻,情由再充分,也怕夫妻离心,真是左右为难。赵妈妈道:“太太,老爷想必知道晴芳的身份,不敢做主抬进来,老奴怕的是,老爷会在外面给晴芳置个宅子。”

冯氏大惊:“你是说让晴芳做外室?他敢?”

还别说,苏老爹真的敢。

☆、第18章 鬼迷心窍

苏鸿良迈着轻盈的步伐进了广亮大门,刚从晴芳那宅子回来,浑身妥帖,自从和晴芳有了首尾,便常去万花楼风流,有次晴芳哭诉,说妈妈骂她,既然破了身,就别装清高了,让她接客。这可如何使得?她只伺候他一个男人,他断不能让晴芳接客。

心中转了几转说为她赎身,晴芳说自己身份低贱配不上老爷,苏鸿良才不肯听她这些话,找老鸨谈,老鸨开了天价,要800两银子才能赎身,说有许多客人喜欢晴芳唱歌弹曲儿,这一赎身,她可少了一棵摇钱树了。

纵然知道老鸨坐地起价,苏鸿良也无法,从账上支了八百两银子,给晴芳赎了身。家里自是带不回去的,晴芳出身青楼,太太必然不肯接纳,晴芳幽幽的说不求名分入府,只要能伺候老爷,在外面也可。

就这样苏鸿良在离家远的六弯巷找了一处二进的宅子,买了两个丫头、一个婆子伺候,小院洒扫的干干净净,两天后晴芳便欢欢喜喜的搬了进去。

家花不如野花香,刚上手新鲜,后宅里姨娘几个,也比不上晴芳伺候的舒服,出身青楼的女子,老鸨早早的教了侍奉男人的辛秘,纵然晴芳没破身,那些招式也够她拢住苏鸿良了。

苏鸿良哪里经受过这些?自小家教严明,虽然女人不少,也都是自家府里的,床第间亦是规规矩矩,毫无变化,唯有万姨娘小意柔情,花招不断,他还能试试鲜,可也万万比不过晴芳的温存。

男人尝到了甜头,自然不肯撒手,从开始的三五日一去,到后面日日都想着六弯巷了,放衙后坐轿子来六弯巷,晴芳备好了饭菜,净手用饭,对面娇滴滴的美人,别有一番滋味。

虽有婆子丫环,可晴芳总是亲自下厨,说老爷能吃的更舒心些。知他是北方人,做的都是北方菜,很对苏鸿良胃口,有此红颜,真是乐不思蜀。

到后面,休沐的日子,他也找了借口说衙门忙,去晴芳那流连,院子里摆上两把藤椅,晴芳弹着曲儿,喝着碧螺春,兴致起了再往榻上滚一滚,好不快活。

这么想着,自己唱着小曲,没注意前面有人,险些被撞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