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我还在上学,只有周末有时间,能约在周末吗?”余飘飘回道。
“稍等一下。”
对方倒没有惊讶她是学生,查了日程表,马上就给了她一个时间,“周六早上八点半可以吗?”
“可以,我会准时到,谢谢。”余飘飘道。
“不客气,地址在邮件里,欢迎合作。”对方客气应对。
如是,周六早上的时间便定下了。
确定之后,余飘飘接下来一整周的晚上都沉浸写歌,很快写了十来首歌出来。
当然,这些歌并非现编现写,而是她前世的八年时间里写下的歌曲。
全部都是囤货,全部都没卖过。
里头有迎合市场的口水歌,也有她用了很多心思写的精品歌。
写了十首歌,余飘飘又弹着吉他,将其制作成demo,全部收进U盘里。
她打算,周六去公司谈判时,一并都卖了。
她心理的价位是3000一首。
这个年代,这个价格,并不算低,甚至算很高了。
因为她没有名气,没有人脉,本身没有价值,属于新人起步。
玩音乐的人都知道,这个圈子,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有名气的赚的满盆锅,一场商演几十万。没有名气的都是穷写歌的,写了也不一定卖的出去,就算能卖价格也高不到哪儿去。
所以,余飘飘打算能卖几首卖几首,她需要钱,需要提高身价。
只要她的歌能被唱火,身价往上一涨,之后写歌的费用也会随之上涨。
当然,要成为资本家,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
不急。
一步步来。
她要先有钱,有名气,先进入那个圈子,再之后,就可以逐步往资本路上走了。
……
周六,余航休息。
听说她要去温市乐莱公司卖版权,一心想当个好父亲的余航表示他开车送她,并且陪她一起谈判。
周三时,余航已经替她跑了一趟登记机构,申请了11首歌的歌曲著作权。
审核需要30个工作日下来,不过,因为已经提交申请,版权也就等于在余飘飘手里了。
2006年,还是个经济发展中的年代,能开的上小轿车的家庭不多。
因此,余航其实也算的上是一个成功人士。
余飘飘坐在余航车里的副驾驶座上,车里放着她写的歌曲demo,虽然只是吉他配乐,但是都很好听。
余航听的很上头,一路都在哼哼。
副驾驶座上的余飘飘一路听着他疯狂走调的哼哼,脑袋嗡嗡的炸着,像是有人在她耳边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