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勉强笑了声道:“小凤几个回来啦,快进来。”说着将手摸到江芝肩上,轻轻叹息了句“凤儿倒是瘦了些”。
“轰!”
江春只觉着脑袋嗡嗡作响,那分明是江芝,身量与高氏颇为相似,但脸面却是明显不同的,她的眼睛没有高氏的大,鼻子要比高氏挺一些,嘴巴也比高氏大一些、红一些……绝对不是同一个人。
高氏有些愣愣的望着亲娘牵了江芝的手叫“凤儿”,似是反应不过来。
江春鼻子有些发酸,忍住泪花上去牵了苏外婆的手,才触手,只觉着瘦骨嶙峋,那只骨节分明的手上除了硌人的骨头,就是薄软松弛的皮子……江春眼内愈发酸了。
她故意瓮声瓮气道:“婆婆未想到我们来这早吧?我们四姊妹早就念着要来吃婆婆做的糖糕哩,大清早起来就往婆婆家赶了!”
苏外婆终于将视线定焦在她身上,露出慈爱的笑来:“婆婆的小乖狗都长成大姑娘了,快进来,今年婆婆还没做糖糕哩,待会儿让你表弟去买来与你吃。”说着就将江春拉进门。
江春望着她有些踉跄的脚步,忍住心头酸楚,主动拉住了她的手,微微用了点力,将她牵着进了堂屋。
一进堂屋,见门后放了两把锄头,上头生了些锈,像是好久未用了。锄头旁摆了筐筐箩箩的一堆,愈发觉着杂乱了,就是簸箕筛子的也七上八下的横在屋里……显而易见的比刘氏刚去世那年还要杂乱。
不知是堆积物件太多的关系,还是窗户未打开,屋内显得有些幽暗。
“阿嬷你们怎不开窗,这光线不太好哩!”高氏说着就要去将纸窗户推开。
苏外婆却叹了口气:“你阿爹病着哩,这窗子我也不敢开。”
外公是个劳苦了一辈子的庄稼汉,上山下地的,就是冬日下河洗澡,也不会咳一声的身子,大正月间居然病得不敢开窗,这也太反常了……看那两把生了锈的锄头,怕是病了好长时间不定了。
江春忙担忧的问起可吃药了,怎就病起来了。
“药也吃了几副了,只刚病那几日|他也不说,到后头起不来了我才发觉,正好那日|你表弟也不在,平哥儿去找同窗耍了,可怜我这小脚婆子走不到县里去,求了隔壁后生去帮我们请了大夫来,却道是伤寒入体了,开了好些汤药,吃了也是时好时坏的……”
“那我哥呢?他哪去了?”高氏问出口来。
不想,苏外婆却叹了口气,满眼忧愁地道:“莫提了,你哥不知怎的,说是酒楼里派遣他个上京的差使,年也未来得及过,腊月初一那日回来急急收拾了两件衣裳就走了,去了这整一月,也未得甚消息……唉,你阿爹也是个愣的,村里有人办喜事,他顶替你哥去帮了一日,直到天黑透了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