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宜说什么,因为他从时宜的身上,只看出了对周生辰的孺慕之情。
王跃在这里纠结,周生辰却在处理几天奏折之后,就有些受不了了。
刚巧漼风和宏晓誉征讨金荣的时候,不是特别的顺利,周生辰连忙把朝中事务,交给刘丞相和内阁处理,然后就御驾亲征去了。
……
金荣也是一个枭雄,他在回到驻地之后,就马上让刘子贞登基了,然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迅速拿下了周边的要地,实力扩充很快。
等漼风和宏晓誉从西州调集了兵马,奔赴到太原的时候,面临的就是城高门厚的关隘,他们强攻了几月,都没有拿下,一时间真拿金荣没有办法。
因为漼风和宏晓誉进攻不顺利,也让北地的那些桀骜不驯的异族首领看到了希望,纷纷相应金荣的号召,北地六镇的异族纷纷派兵协助金荣守城,周生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御驾亲征的。
毕竟,这些异族早就对中原的江山垂涎三尺了,三国战乱那么久,早就耗尽了大汉的潜力,也让这些异族不怎么害怕中原王朝了,现在有进一步虚弱中原王朝的机会,那些枭雄们怎么可能不愿意。
因此周生辰这才决定御驾亲征,不仅仅是不想处理朝政,他觉得不把北地打服了,北陈将会永无宁日。
只是,本来手到擒来的北伐,却因为北方六镇的异动,一下子就陷入到了苦战了。
看到连周生辰都无法快速平定金荣和六镇的兵马,关陇地图的宇文家也开始四处功伐扩充地盘,河北高氏也打着为高太后报仇的旗号,也开始在河北各地作乱。
如果不是南萧萧宴刚刚登基,也在整肃南萧事务,北陈可能麻烦就大了。
整个北陈,也只剩下齐国西州中州比较稳定,大批的流民从北方而来,涌入西州和齐国。
倒不是没人去中州,而是因为中州以北,到处都是给大军的补给的杂兵,北方的老百姓实在是怕出问题。
而且,中州也不是特别容易讨生活,不像西州和齐国,对来得流民是从不拒绝,名声也很好。
……
而齐国王跃却正在实施改革,走的就是他在知否的时候改革的路线,一开始阻力特别的大,宋朝的时候的阻力比着这里,简直就像小儿科。
这个时代的门阀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随便一个家族都有几千几百的私兵藏奴,就不要说大门阀了。
只是,现在北陈正在打仗,南萧正在忙碌,王跃的大军实在太闲了,几十万兵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剿灭那些不听话的门阀,也让齐国的世家,目光都看着漼氏。
不过,让他们失望了,在团团缘缘满月的时候,漼广听了王跃的改革计划,就让漼家支持了改革,王跃也没有再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