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建立的政权)一般也都有自己的都城。古代都城包括首都和陪都两种,首都为中央政府所在地,陪都则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都城1。如果将统一王朝的都城、分裂时期的都城、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都计算在内,我国古都的数目是十分可观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自上古到北魏时期的都城,大约有180处。此后直至清朝,王朝兴替,列国消长,又增加了几多古都。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从最西的新疆到东端的黑龙江,从北方的内蒙古到南部的广东,都有古都分布。如果将所有古代的都城都标注在同一幅地图上,这幅地图一定会像夏夜的星空,令人目不暇接。
在所有的古都中,最著名的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被称为我国的五大古都,加上杭州和安阳,被称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从历史上看,都城建立在此七大古都上的历代王朝,所统治的地域最为广大、经历的年代最为悠久、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安阳的古都遗址,包括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的殷墟和河北临漳县界的邺都遗址,它们早已被战火摧毁。其余六大古都仍屹立在华夏大地,经过多次重建,以新的面貌,迎接千千万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让我们翻开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看看古代都城变迁的岁月沧桑吧!
中国主要古都分布图
注释:
1本书所提到的都城,如不是明确说明是陪都,都是指首都。
第一章 文明之光——早期的都城
中国的都城,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建立而诞生的。但是它的出现,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表明,在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村落已有了合理的布局,以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为了防备猛兽的突然袭击,开始挖环绕村落的壕沟,作为防御设施。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部落之间已发生彼此间的掠夺战争,为了防备其他部落的突然进攻,各部落开始用城墙作为防御工程,产生了最原始的城堡。这既是城市的萌芽,也是早期都城的起源。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在《礼记·礼运篇》用“大同”和“小康”指称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和在这以后的阶级社会,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在他看来,“大同”之世“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物质分配比较合理,没有盗贼,夜不闭户。但“小康”之世便绝然不同,“天下为家”,人人为自己,统治者代代相传,各国之间发生战争,不得不修建“城郭沟池以为固”,制定礼义制度以规范人心。显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国家的诞生和城市的形成,作为国家统治中心的都城也随之产生。
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