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性回了句:
“步大人定是不知内情,才贸然跟您提这个事。”
成去非轻“嗯”了一声,撩衣上了马车。
马车驶进御道,在司马门前停住,成去非刚下来,就遥遥见那边也有人下了马车。
“尚书令大人。”虞归尘上前过来见礼,两人私交虽好,可在庙堂之上,虞归尘向来恪守礼制,公私分明,他如今和阿灰是成伯渊的左右手,更得谨慎自守,小心行事。
成去非边往里走,边道:“想必你也是阿灰找来的,都说我勤勉,阿灰分毫不比我差,西北那边,我猜多半是出了乱子,否则,周将军也不会这么急着上折子。”
两人并肩而行,一路议着事,不觉抬眼间见尚书台透着亮光,天色昏昏,这雨下的,让人也分不清时辰了。
待成去非进去,众人纷纷起身先见了礼,成去非打了个手势,示意众人归位,顾曙这才把奏疏呈上:“恐十万火急,路上跑死了好几匹马。”
成去非拆了火漆,先留意了下日期,才看正文,众人见他目不转瞬,目光便都汇到他身上,可尚书令大人喜怒向来不行于色,众人盯了他半日,也不见他流露半分情绪,只淡淡说道:
“先传着看一看吧。”
由虞归尘起头,一一传了遍,书函倒不长,原是说西北军饷一事。
在座的几位尚书,大都出身显贵,虽不是很懂行兵打仗,却也把信中的重点领悟到了:这是要钱呢。
西北的军饷已经亏空许久了。
事情远不止于此。
今夏建康发大水,天跟漏了片口子一样。西北的口子,却是落在地上的,能死绝的庄稼不留一样,颗粒无收的情况下,边民屯田,就是屯千亩万亩,也是枉然。
军费拖着发不下去,人心自会思变,尚无战事还好,一旦战事四起,军队兵变便是转瞬的事。再训练有素,忠君勇猛的士兵,饿着肚子守城抗敌,也是天方夜谭。这个道理虽浅显,可也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
成去非十六岁入朝为官,十七岁便前往西北,入叔父成若霈帐下为长史,虽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却深深体会了何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更何况,将军的信中已委婉提及处置士兵逃窜一事了。
眼下正是西北草肥马壮之际,胡人势必要照例来掠夺一番,以备冬日之用。
事态严峻至此,然而江左朝廷的情况,无人比成去非了解得更清楚了。
国库空虚得让人咋舌,光是建康涝灾一事,就让成去非见识了何为真正的捉襟见肘,江东富庶,可朝廷却穷酸得跟叫花子并无两样。他煞费苦心,好不易才压着官员捐了次粮,解决灾民之困,又遇上方山津沉船一事,简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