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4 / 5)

有他,跟着裴英娘转身。

待两人离去,王洵双眼微眯,盯着裴英娘的背影看了许久。

她果然没有认出他来。

说起来,确实有好几年没见过她了。最后一次去裴家,是为了庆贺姨母的生辰。

那天格外冷,天色阴沉,北风呼啸,院子里滴水成冰,花木枯瘦凋零,青石上凝了薄薄一层白霜,像是要落雪的光景。

姨母怕他冻着,命人把寿宴挪到阁子里,四周燃着熊熊的炭火,烧得内室温暖如春。

他穿着厚厚的锦袍,热出一身汗,连鼻尖也凝了几颗汗珠。

开宴前,婢女把裴十郎、裴十二娘领进阁子里拜寿。

裴十郎坐不住,在坐褥上扭来扭去,四处张望。看到宴席上有道不常吃的蒸羊头,不等别人举筷,撸起袖子,让人把整碗蒸羊头端到他的食案前,旁若无人地大嚼起来。

姨母张氏懦弱,不敢管教姨父收养的两个孩子,还得替裴十郎遮掩,陪笑和王洵说,“可怜他们兄妹父母早亡,我平日里舍不得拘束他们。十郎年纪小,没把你当外人,才会这么无拘无束的。”

王洵沉默不语,心底冷笑,裴家怎么说也是河东名门世家,竟然有如此粗鄙不堪的儿郎!

张氏似乎也觉得难为情,岔开话,问使女:“十七娘怎么没来?”

使女说了几句什么,声音故意压得很低,王洵没听清,依稀听到“锁在屋里”几个字。

张氏眉头轻蹙,“大冷的天,那屋子四面漏风,还没有生炉子,要是病了可怎么好!”

她踌躇了几下,一咬牙,吩咐使女,“平时也就算了,今天是我的好日子,让管家开锁,你亲自过去,把十七娘带到我跟前来。若是有人拦你,就说是我的主意,郎君归家问起,只管来问我。”

使女退出阁子,不一会儿,领着一个头梳环髻,穿豆绿衫子,葱黄襦裙的女娃娃走进来。

王洵认出对方是姨父裴玄之和发妻褚氏的女儿裴英娘。他以前来裴家时,见过几次,那时候她才刚刚开口说话,被乳母抱在怀里,嫌“表”字拗口,总把“表兄”叫成“大兄”。

裴十郎和裴十二娘看到裴英娘,立刻放下筷子,指着她大声喊:“叔父说十七不听话,罚她跪书室,婶母怎么把她放出来了?”

张氏低斥裴十郎,神色更加尴尬,“十七娘是来为我祝寿的。”

裴英娘才几岁大,紧紧挨在使女身边,不知是因为跪久了,还是年纪小的缘故,走路有些蹒跚。

裴十郎窜到她面前,不许她进阁子,“你还没跪满两个时辰,不许你进来!”

王洵坐的地方刚好正对着门口,裴英娘站在门槛外,往里看了一眼,眼神淡漠,完全不像个懵懂幼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