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2 / 5)

雕版印刷迟早会取代手抄书,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裴英娘不仅带人改进了印刻技术,还将书卷交叠成纸页,装订成册,如此那些动辄几十卷、几百卷才能抄录完的古籍佛经,只需要薄薄一本书就能录入所有内容,便捷简单,易于携带,字迹更方便辨认,看起来似乎只是改进了装订手法,其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她当初召集天下学子修撰《列女传》、《臣轨》等书目,为的可不仅仅只是扬名而已。

武皇后的思绪越飘越远,天下学子的称颂,老百姓的敬仰,士林的推崇,都不算什么,科举制度的创制和推行,动摇立国根基,册装书和雕版印刷的改进,将会推波助澜,进一步撼动根深叶茂、盘踞千年的世家体系。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中的深远影响,不然向来小气的她不会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在这些事情上。

英娘把注定会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东西献给她,是为了换取什么?

“英娘想要什么赏赐?”

武皇后喜怒不形于色,很快掩下心中的震撼和错愕,恢复平时的端庄沉静,合上《道德经》,淡笑道,“听说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国使臣斗酒,赢了倭国人,找陛下讨了五百两黄金,这次姑母给你五千两?”

裴英娘所献,绝对不止五千两,但是武皇后笃定,裴英娘想要的东西,和她想象中的应该不一样。五千两黄金只是打趣罢了。

五千两黄金,用裴英娘的算术法来换算,约莫是四千万钱,这可是笔大数目。

如今宫里的人都知道裴英娘喜欢金银珠宝,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礼物时,首选是真金白银、宝石珠玉,其他人看圣人、相王和公主都这么大咧咧送了,上行下效,很快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珍品,也跟着送金银。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纳入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璎珞和房瑶光打听过她的喜好!

不管赏赐是多是少,姑母愿意为裴英娘费心思,光是这份厚爱,就足以令人侧目了!

然而裴英娘并没有露出欢欣雀跃的表情,含笑退后两步,郑重稽首,道:“姑母疼英娘的话,英娘确实想向姑母讨一样赏赐。”

线装书本来是为李旦准备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后会生李旦的气,想帮他在武皇后跟前卖好。

但是纸张的改进实在太费工夫,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每一个步骤需要反复试验,光是浆水什么时候煮开,掺入什么材料,就让纸匠们忙活了几个月。更别提后来雕版的印刻了。

《道德经》、佛经和历书是最受欢迎的读本,也是做出雕版后能最大限度反复利用的,所以她让人印制了许多。

东西终于准备好了,然而武皇后和李旦早已经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费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