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外,其他皇子成年后,少不得和父亲疏远,因为父亲是皇帝,皇子去得太勤,会被其他人当做他另有目的。
太宗李世民对魏王李泰颇为宠爱,李泰成年后,他依然不改慈父之心,惹得大臣们频频上书劝谏:李泰并非太子,陛下怎能屡屡优待?
李世民听不进劝告,最终父子决裂——虽说原因不是李世民的偏爱造成的,但他的优待,助涨了李泰的野心膨胀。
李旦搬出蓬莱宫后,很少回去,偶尔陪裴英娘回宫,总会碰到李贤的人。
次数多了,他尽量避免单独进宫。
李治也很少召见他。
这样对彼此都好。
他叹口气,俯身轻吻裴英娘含泪的眼睛,泪水咸涩。
等他的吻落到花瓣一样娇软的唇上,她有点喘不过气,乖乖让他压着亲了好久,拂去眼角泪珠,“我不该这么伤心的,阿兄,你别往心里去。”
不能因为她伤感,就让李旦冒着风言风语进宫,李治说不定也不想见他。
九五之尊,天下之主,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父子之情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不是她能体会得到的。
也只有她和李令月可以毫无顾忌地出入宫廷。
“等搬去九成宫,就没那么多忌讳了。”李旦拉裴英娘起身,“别多想,去收拾箱笼行礼,免得走的时候丢三落四。”
“嗯。”裴英娘答应一声,抚平衫襦皱褶。叫人把内外管家叫进院子,准备出行的车驾,挑选跟去行宫伺候的随从。
看她忙碌起来后又变得和往常一样精神奕奕,李旦笑了笑。
第144章
倭国使团听说二圣即将率领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前往九成宫避暑, 知道裴英娘势必陪同二圣左右,急得不行,三番五次央求交好的鸿胪寺官员上门拜访,打听瓷器买卖的交易价格和数量。
他们最关心的,是新罗人是否取得贸易资格。
裴英娘估摸着时机差不多了, 这天在王府接见倭国商人的代表。
倭国商人受使团差遣, 但明面上和使团没有直接来往。
直接见使团有些打眼, 先和商人见面,谈好价钱,双方还有商量的余地。
阳春三月, 院中百花齐放,花团锦簇。
宴席摆在沉香亭,三面繁花, 一面临着水波荡漾的碧池, 岸边烟柳如云,景色优美。
十数位锦衣绣袍的郎君、女郎们围坐在水池边, 说说笑笑, 高谈阔论,怡然自得。
裴英娘端坐沉香亭中,李令月、郑六娘歪坐在她旁边,两个初次有身孕的人不耐烦应酬, 没有和众人一起斗酒赋诗,挤在一处说悄悄话。
空地上架起高高的秋千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