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告病,接连两个多月不上朝,裴英娘以陪伴他为借口留在甘露台,女皇几次召见她,李旦不肯放人。
宫中近侍拿不了主意,请示女皇,女皇没有坚持要求裴英娘入宫。
今天是除夕,李旦必须出席宫宴,裴英娘跟着一道来了。冬天的襦衫长裙很宽松,她只需要穿高腰裙就能遮住渐渐显怀的身形,没人发现她有身孕了。
知情的帮她一起隐瞒。
李旦准备等开春时公布喜信。
裴英娘拍开李旦的手,单手托腮,继续观赏歌舞,笑着说,“没事,我不累,除夕就是要热闹一点。”
她暂时没有什么强烈的害喜反应,胃口和以前差不多。本以为李旦会放心,结果他更担心了,上阳宫每天有几十人为她精心准备各种调养身体的吃食药羹,婢女、近侍贴身跟着她,她弯个腰都有四五个宫婢抢着搀扶,他还嫌不够,生怕她不小心磕到碰到。
她兴致勃勃地盯着场中的俊俏少年郎看,时不时还点评一两句。
李旦拧紧的眉头渐渐松开,算了,博她一笑,她开心就好。
鼓乐声停了下来。
没人敢说话,场中一片寂然,唯有篝火燃烧的毕剥声响。
女皇唇边含笑,“赏。”
声音很轻,但宫宴上的每个人都听清楚了。
气喘吁吁的白衫少年郎们两眼放光,跪下听旨。
裴英娘不再多看,低头整理白地穿枝海棠花锦帛,轻声道:“薛怀义脾气暴躁,肯定忍不了多久。”
李旦握住她的手,“我们可以帮他一把。”
欢快的乐声再度响起,掩盖住席间众人的说话声,龟兹乐人继续演奏乐曲。
宫宴角落处,年轻俊秀的侍御史收回目光,一口饮尽杯中的富水春。
第218章
元日大朝会, 女皇接受百官朝贺, 接见四夷来使,和群臣同贺新年。
魏王武承嗣趁机出列, 献上四夷使者的颂文,言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请求在端门前的大广场上修建一座铜台,以彰显女皇的功绩。
女皇欣然应允。
武承嗣自以为有望获封太子,激动万分,散朝后立刻号召武家子弟, 加快修建铜台的进程。
铜台名天枢, 建在端门外, 和通天浮屠、明堂、应天门几乎在同一条轴线上, 按照武承嗣的设想,经过天津桥的商旅行人一抬头就能看到高大的铜塔,天枢以铜铁铸就,不怕火烧, 不惧风雨,寓意武周朝代替李唐,可以屹立万世,永垂不朽。
为了早日建成天枢,工匠们夜以继日赶工。
半个月后,工巧奴回禀说炼制的铜铁不够用,不论是长安东西市, 还是洛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