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就是耳根子软。后宫妃嫔的枕边风十句他能听八句。大概因为他也是被老妈垂帘听政长大的,哈哈哈。
2、太-宗御驾亲征契丹,取自宋太-宗真人真事。受了箭伤灰溜溜地回来了。其实北宋除了太-祖太-宗爱打仗,宋神宗也很爱打仗,因为他在位的时候国家最富有。
3、不少考据派读者找出了不少历史信息和剧情线索。历史是历史,是。有灵感出自历史,但糅合成后,还是会有不同。谢谢大家的投入和深入。还是那句话:即使不少埋线都被读者挖掘出来,甚至预估到人物的未来,我还是不会更改大纲细纲和结局的。但很高兴故事能让大家有兴趣去挖掘。成就感满满。感谢!还有许多真的是一字一句在的天使们,不放过一个字。真心感谢!欢迎帮我捉虫。
4、本章信息量极大,时间线复杂,但因为要留足后文的戏眼,只能展开至此。鉴于汴春一文的读者们实在实在太聪明了,呵呵,我只能说这些而已。
5、楸叶:宋朝,立秋时人人都将楸叶剪出花样子,戴在头上,是应节的一种。《东京梦华录》卷八,和范成大的《立秋二绝》诗里都有提起。古人的生活充满仪式感,这个特别有意思。仪式感可以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所以平时我一个人煮方便面吃,一定要煎三片两面略焦的spam午餐肉,两根青菜水里焯过,一个双面煎的流黄荷包蛋。放入大碗里,餐垫筷架都安好。嗯嗯。满足了,吃起来格外香。当然像韩剧日剧里那样,捧着雪平锅或彩色搪瓷锅,连锅盖上的也不放过,也一样很有仪式感。扯远了。
5、关于剧情呢,大概看多了文的经验丰富的读者能发现。本文从童年期最早的女主视角单线叙述方式,进入少年期后,就变成多视角立体叙述了,所以比较难有快速的剧情推进。因为人物繁多,镜头切换也多,我又减少了更新字数。为了使后面的剧情架构不失真,成长型主角们的人物性格统一,还有故事的逻辑要合理,在刻画上还是采取较递进层次的方式。正剧,是以情感共鸣为目的,很难产生爽文的感觉。
第75章
梁老夫人回到翠微堂的时候,快亥正时分了。
杜氏三妯娌得了信,带着四个小娘子到二门迎接老夫人。众人见到老夫人残泪犹存,不由得都心中一沉。
进了翠微堂,老夫人扶着六娘的手,泪已经落了下来。
六娘吓了一跳:“婆婆!难道四姐的事?”
四娘吓得心怦怦乱跳。
老夫人牵了六娘的手坐到榻上,摇头道:“阿娴没事了,那阮玉郎也无需理会。只是阿婵你——”那句年后就要入宫的话,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来,只觉哽咽难当。
四娘提着的心一放。九娘却怔住了,上前几步轻声问道:“婆婆,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