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管事娘子笑着来禀报新郎官两刻钟后就能到大门口,郎君请主母和小娘子一同去祠堂。
屋里范小娘子的婶婶、姨母、姑母仔细检查了她的妆容首饰服饰,扶着她慢慢跨出闺门,往范家祠堂而去。
待行完诸礼,范郎君肃容训示女儿:“敬之戒之,夙夜无违尔舅姑之命。”随后范小娘子的母亲将女儿送到西边台阶口,牵着她的手含泪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范小娘子含泪应诺。
众姑嫂簇拥着范小娘子往二门而去,又为她检查裙衫,细细叮嘱一番。
天色渐暗,孟彦弼一身绯红新郎冠服,头簪金红翅花,斜佩红绿双色绸带,胸口一朵红绸大花颤巍巍,跟着前导高举烛火的仆人,喜气洋洋慢腾腾地策马转进了西角门大街,眼看着启圣院街近在咫尺,不由得心跳加速。他禁不住回头看看身后四匹马上端坐着身穿绯色衣裳的兄弟们。苏昉和赵栩都笑着对他点点头。
赵栩这一辈的皇子们都还没有成亲,他头一次见别人成亲,从到了孟家后,就感受到全府上下阖家欢喜,此时跟着孟彦弼穿过开封城,眼前皆红绿,耳边尽鼓乐,沿路士庶见到迎亲队伍也都会抱拳拱手喊声恭喜,他心里很是替孟彦弼高兴,却又难免会想起方才在孟府家庙外,见到阿妧一眼,她却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还微笑着对自己福了一福。想到九娘那有礼却疏离的笑容,赵栩心中就一痛,虽然面上略带了些笑意,桃花眼却越发深沉似海。
赵栩不经意地回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骑着一匹棕色小马的十一郎看上去和七八岁的阿妧五官极像,也是一般的胖乎乎,正笑眯眯地摇头晃脑。
赵栩目光在十一郎面上流连了片刻,转回头时,和苏昉对视了一眼。苏昉对他淡淡笑了一笑,虽有笑意却如远山般不可接近。赵栩才发现原来阿妧那样疏离的笑容和苏昉如出一辙。
陈元初一反常态,两手抱着大雁,和大雁大眼瞪着小眼,心里想着饿了它三天总不能拉屎在自己身上了吧。他目不斜视唇角微勾,看起来倒和前面的赵栩像是亲兄弟。陈太初单手抱着大雁,姿态潇洒无比,面带微笑,如玉似珠,温润可亲。那得知了消息的小娘子们,纷纷赶来沿途笑喊着“元初——元初——。”过往士庶不知道的,还以为新郎是个极风流的郎君,不免用鄙夷叹息的眼神看向孟彦弼。
他们五个后面,是参加迎亲的四郎五郎和笑眯眯胖乎乎的十一郎,代表了孟府二房三房,身穿吉服,带着二十几位仆从,捧着花瓶、花烛,香球、洗漱妆盒、烛台,裙箱、衣匣,还有人抬着百结青凉伞和交椅,簇拥着朱红花轿,八名轿夫也都头簪红花喜形于色。
花轿后面又有禁中各班直和捧日、天武左右厢和孟彦弼相熟的禁军将领们,浩浩荡荡二十几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