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 / 7)

第43章 声音响

1960年, 建国的第十一个年头, 叶灵灵对于这个年代的了解, 非常有限,史书上对这个时代, 描述不多,一笔带过。

她从父辈那里听过几耳朵有关这个年代的一些信息, 只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六十年代很穷, 非常穷,不是说家里的存款不多, 手里没有钱的这种穷。

而是处于温饱线之下, 根本吃不饱饭,甚至吃不上饭的那种穷困。

叶灵灵前世的母亲是六零出生, 母亲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家里的兄弟姐妹众多,算上母亲, 外婆一共生了八个孩子, 可到后来,只剩下一个舅舅一个小姨和她母亲三个人。

为什么兄弟姐妹八人,最后只剩下三人, 母亲并没有跟她说具体的原因,似乎不愿提及幼时满是伤痛的回忆,可能就是因为从那个特殊年代出生长大, 母亲尤为爱惜粮食,后来,他们家的家庭条件变的不错,可母亲仍旧不许姐弟俩浪费一粒米粮。

母亲每次提及幼时的事情,总是沉默不语,但是叶灵灵能感觉到那种浓浓的哀恸,后来从小姨那里得知,母亲上面的两个姐姐,因为底下的弟弟妹妹一个劲的喊饿,出去找吃的,后来人就丢了,外婆都要找疯了,也没把人找到。

而母亲那时候已经记事了,两个姐姐突然之间走丢,虽然没人怪她,可她自己总过不去心里那道坎,母亲一直觉得,若不是自己在姐姐面前喊饿,姐姐就不会出门,更不会落到死活不知的下场,她一直想着,倘若当时她要是伸手拉住两个姐姐,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两个姐姐离开家门,那么等父母带回粮食,他们都不会有事,母亲因为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一生愧疚。

七年前,外婆在临终时,真个人都迷糊了,可她嘴里仍旧念叨着大丫,二丫回家,回家呀……

外婆一直不肯相信两个女儿没了,她总觉得大女儿跟二闺女是迷路了,或是遇到拐子了,被拐走了,她怕闺女遇到的人家不好,打骂她们,一直催外公,和母亲舅舅小姨她们出去找,早些年就在家乡到处寻孩子,后来条件好了,就花钱登寻人启事,可惜用尽手段,也不见两位姨妈的芳踪。

叶灵灵父亲这边情况好一点,父亲兄弟姐妹八人,后来还剩下兄弟姐妹六人。

因为这件事,奶奶还觉得挺骄傲的,奶奶说,虽然村里的许多人生的孩子比她的多,但是她剩的孩子多,像有的人家生了十几个小孩,最后一个都没剩下,有本事生,却没本事养得住。可那个时候家家闹饥荒,大人孩子全都吃不饱饭,孩子长期挨饿受冻的,体质不好,一场小病就可能把人带走。

在那个年月,都不用去看每个家庭成员每顿吃多少粮食,或者家里存款穷的只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