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华帝国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繁多的新式武器,撒尔守军疲于应付,死伤惨重。蒙哥少将没有想到,巷战本来应该是抵消武器优势最好的战法,也是非常有利于防守一方的,但是和中华军一交手他才发现,己方在巷战中根本毫无优势,而且伤亡率远远高于对方。
撒尔军在开罗城中的部队并不多,在中华军优势兵力和先进武器战法的进攻下,仅仅过了一天时间他们就支持不住了。见到势头不好,蒙哥少将带着自己的司令部和部分残兵出北门,向西奈运河方向撤退了。
开罗是整个尼罗河地区唯一的大城市,这里放置着整个地区超过九成的补给物资,蒙哥少将撤退匆忙,根本没有来得及销毁这批物资,因此这些物资落入完整的落入了中华军手中。
失去了大量后勤物资,撒尔军的弹药供应开始出现短缺,本就是勉力支撑的前线军心浮动,粟志珍抓住这个时机,投入所有预备队一举突破了沿河防线。
撒尔军全面后撤,而粟志珍则凭借机动能力强的机械化部队飞速挺进,很快占据了通往亚历山德拉地区的交通要道阿拉曼地区,撒尔溃军中十九万人阵亡或失踪,二十七万被俘虏,只有不足二十万撒尔溃军逃回了亚历山德拉地区。
尼罗河地区的被占领协约国一方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不但是西奈运河防线的后路与后勤补给被截断,更是让中华军在南方次大陆上获得了一个立足之地,对此协约国政府异常震怒也异常惊恐。
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双方政府进行了紧急磋商,他们决定组成联军从突尼斯地区出发,进攻尼罗河地区的中华帝国军队,同时两国海军舰队向地中海地区集结,大有将中华联军赶回中大陆的架势。
协约国的部分兵力被吸引到了南方次大陆,西大陆战场上同盟国的压力就减轻了不少。方啸宇之前确定的攻击西奈运河,以吸引对方兵力的意愿已经实现,他也不就在急着进攻了。
粟志珍也知道自己兵力有限,大量军队需要分散到各地巩固地方,很难再扩大战果,不如依托阿拉曼地区的险要地形,阻击协约国联军,以吸引住这些部队,防止他们被再次投送到西大陆战场。
阿拉曼地区地势险要,正面只有三十多公里宽,它的南面是一望无际的死亡沙漠,而北面则是波涛汹涌的地中海,虽然正面比较狭窄有利于防守,不过侧翼却容易受到来自海上的袭击,因此粟志珍在和孙小虎商议之后,决定让南大洋舰队通过西奈运河,进入地中海作战,而母港则暂时放在了盟国伊斯坦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堡。
协约国联合地中海舰队实力不小,总共有中华舰六艘,前中华舰十六艘,此外还有巡洋舰二十一艘,驱逐舰五十八艘,规模绝对非常庞大,而中华海军南大洋舰队的全部兵力也只有航空母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