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太过分,他们就可以当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太过分了,就不能那样做了,那样是坏了规矩。
比如这次,李景明摆着不计较李煜的过错,他们也就只能装作遗忘了这件事。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乱世有一立足之地。当然了,如果他们之中有了后路,多了别的选择,那就好多了。
就可以有别的想法,但目前而言,很可惜,显然没有。
所以,只能由着李家这父子的性子来。
反正这天下是他们的,只要自己的牺牲不太大,日后都是可以弥补的吗,官位在就行,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深谙此道的众臣此刻就如同一只鹌鹑一般,站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看着李景跟李煜这两父子的表演。
“诸位臣工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李景问出刚才那句话,等了好久,却是见没有人回答。
……
“好,既然你们没有什么想说的,那朕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散朝吧。”李景看着这满朝文武心里就是,原本想说些好话,缓和下君臣关系的他,瞬间就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想法,冷言冷语的说道,说下就离开了朝堂。
留着满朝的文武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看着这诡异的气氛,李煜摇了摇头,不得已便开始试着去结交一下这些臣子们,开始开解这些臣子。
“多谢诸位大臣早起来朝,日夜为我朝的贡献,诸位大人要是有什么急事禀报,可告知从嘉,从嘉可以代为转告父皇。”李煜说完,认真的一拜。
因为老子潇洒离去了,身为儿子的他自然得辛苦点,从这些大臣这里拿到那些急需处理的国事,递交给李景啊。不然,两父子要是都当起了甩手掌柜,那这唐国可就真的彻底废了。
“殿下仁孝,臣等佩服。”很显然,李煜此举获得了这些大臣明面上的支持,毕竟这些人也是要面子的不是?
李景甩了他们一巴掌,李煜给了他们甜枣,他们自然得借坡下驴不是?
于是,这些大臣们就开始围着李煜诉说起自己等人各自负责的国事,同时将自己的奏折一件件递给李煜。
对此,李煜则是双手接好,然后行礼拜谢。
这一幕,获得了这些大臣们或明或暗的赞许,他们也开始认可起了,这位未来的主子了。
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甚至于给了他们一种希望,困扰了大唐几十年之久的党争或许真的有解决的希望。
不过,对此,他们心里有着欣喜的同时,却多了一丝隐忧,因为在这朝堂之上站着的他们,很少有没参与过党争的。
想到此,他们的看着李煜的眼神里又多了一丝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