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3 / 4)

许不满之色,还要按着旁人说的那样,更加展示自己的大气端庄。

同时暗中调查沈风斓,将她的每一丝每一毫,都掌握在手中。

连她的手腕上有颗胭脂痣,这样的细微之处,她都知道。

传闻沈风斓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十岁下棋赢了国手廖亭翁。

还有什么弹琴能引百鸟朝凤,出门便是掷果盈车……

这些流言,她也可以派人去编造。

便是不如沈风斓那样自小有名,也能些须势均力敌。

直到,一道圣旨,将沈风斓赐给了宁王为正妃。

京中多少青年才俊仰慕的沈二小姐,要嫁给那个,在一众皇子中并不得圣心的宁王。

多少世家权贵盯着的沈太师之女,一个香饽饽,就这样飞到了宁王手中。

有人揣测,沈太师一向中正不肯党附,圣上只能将他唯一的嫡女赐给宁王,这种不太可能有机会争储的皇子。

而于汪若霏而言,这只会让她对沈风斓更加嫉恨。

从小,汪家的人就告诉她,她长大后是要嫁给宁王的。

因为宁王不是贤妃的亲生子,只有和平西侯府结亲,才能保证宁王没有异心。

一旦宁王登基,她便会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好不容易宁王和沈风斓的婚事告吹,现在贤妃告诉她,宁王动了真情?

这怎么可能。

汪若霏笑道:“姑母,您是不是多心了?宁王殿下是你一手教养出来的,说句不好听的,他还有真心吗?”

贤妃点了点头。

“本宫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这不重要,宁王正妃的位置,永远是属于你的。让他把沈风斓弄到手也好,日后也是我们的筹码。”

汪若霏略娇羞地低了低头,眼波流转。

“父亲说,宁王殿下年纪足了,沈风斓嫁做晋王侧妃的事,也已经尘埃落定。”

言下之意,是该准备婚事的时候了。

贤妃自然听得懂这层意思,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你回去转告兄长,请他不要着急。这段时间,本宫会找个合适的时机,让圣上为你们赐婚的。”

“父亲说,圣上未必会愿意平西侯府与宁王,亲上加亲。到时候,只怕要劳烦姑母了。”

汪若霏嘴上句句说的是她父亲,贤妃对这个称谓也极其重视的模样,态度殷勤得很。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话?圣上便是再不愿意,也得给本宫一分薄面,宁王到底还是养在本宫膝下的。”

在圣上面前,她一直有这分薄面。

否则,当初宁王未必会交到她的膝下,成为她的养子。

汪若霏终于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