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5 / 7)

名额,然后给他们一人一个福牌,上面印着免兵役字样。

拿到这福牌,大伙才松了一口气。

告示贴了没两天,官府开始挨家挨户上门搜人。

如果有人成心躲起来,衙役就会直接把他的家人逮走。年龄大的卖身,要是年轻姑娘,脸蛋再长得好点儿,极有可能会卖到妓院。

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的男人都不敢逃走。

一个月征兵工作彻底结束。

江舒涵很快注意到,街头巷尾少了许多流民。甚至普通百姓中也险少有青壮男子。

看来大多数人家根本出不起三十两银子,到最后也只能服兵役。

就在卫异紧锣密鼓训练新兵时,江舒涵这边的窑场终于建成。

王家四人开始制作瓷器。柳大郎跟在王家人后头一块学制瓷,学得很认真。

柳二郎却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啥都想看,啥都学得不深。

还没等王家人的瓷器制成,张大胆带着两万士兵到了襄州城下。

李木连夜派卫异带着之前训练好的两万五千名士兵前去御敌。

前方战事如何,江舒涵不太清楚,她现在的心思全部都集中在瓷器上面。

这天下午,柳二郎捧着托盘,一路乐癫癫回了前院。

江舒涵正在陪花儿玩,听到动静,抬头看他。院里其他人听到动静,也纷纷抬头,“咋地啦?风风火火,好像被狗撵似的。”

柳二郎凑到江舒涵面前,托盘上放着的正是刚刚烧好的瓷碗。雪白透亮,没有一点杂质。

“这是白瓷?”江舒涵有些难以置信。这年代的瓷器居然一点花纹都没有吗?

“娘,我们成功啦。”柳二郎心情很好。他日盼夜盼,终于成功了。

他将托盘放到桌子上,摩拳擦掌,“接下来,你们就看我的吧,我一定能给它卖出高价。”

他之前就已经去瓷器店打听过了。

因为刑州那边干旱,许多窑场都停了。那边的瓷器运不过来,他们这边的瓷器店都断货了。

他这边烧出新瓷器,一定能卖出去。

价钱肯定比不上刑州白瓷,但是多少也是一项收入啊。

大伙围着瓷碗打转儿,“还真的烧出来了。瞧着这瓷多滑溜啊,瞧瞧这颜色多好看啊。”

“这得不少钱吧?”

“应该是!”

大伙看着江舒涵,就像看着星星。她也太会赚钱了。

不过大伙也没有嫉妒,毕竟他们各家也投了钱,虽然不多,但是好歹也能分到点。

江舒涵拿起瓷碗,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很快发现下面居然有几颗小点点,“这个有瑕疵啊。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