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思子宫,后起归来望思台来缅怀这个他爱重了二三十年的儿子。,而在卫太子之案两年之后,他诏告天下的《轮台诏》,第一件悔过的,便是听信宦官苏文等人,冤杀了长子。
因此,对这个意外活下来的曾孙,实在狠不下心了——这位的一惯作派,是杀伐狠厉。对于这个和他有着血海深仇的曾孙,就算他真的斩草除根也不稀奇。
而他让这个四岁的小孩儿上了刘氏宗谱,从此有了官府的供养(仅够温饱),总算是出狱,重见天日了。
刘病已先由邴吉送回了外祖母史良娣的母家抚养,而后不久被接到了掖庭。
自此之后,一个对刘病已一生有着重要意义的人出现在了他身边——掖庭令张贺。
这,大约是刘病已一生至为幸运的事情之一。
据《汉书》载:“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
而宣帝即位之后,自己说:“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而后极尽封赏张贺的子孙亲族,可见对这位长辈感念有多深了。
被张贺养在身边之后,刘病已的童年时期,就是一边在张贺的教导下读书习字,并“高材好学”,一边游荡于长安市井“喜游侠,斗鸡走马”,活脱脱一个长安顽童。
但也因为长于市井,所以“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就这么一直长到了十多岁上,张贺眼见这孩子日渐一日地长大了,天资聪颖,好学明礼,但身为宗室血脉,却只是野草一般无人重视,庸碌度日,心里自然着急。所以,他便常常在弟弟张安世(时居右将军)面前夸赞刘病已,应该是说得次数多了,于是被弟弟阻止(带着警示意味)——现任天子当得好好的,你常提皇曾孙,难得不怕旁人生疑心?!
于是,张贺只好作罢。
到了十五六岁,少年郎也到了娶妻成亲的时候,但像他这样的情形,但凡知道根底的都不会愿意嫁女儿过来。所以,张贺就打算把自家孙女儿嫁给他(张贺自己儿子早逝,过继了弟弟张安世的儿子,孙女儿就是这个嗣子所出)。但是,又一次遭到了张安世的强烈反对。
安世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人,能以庶人之身终老都该知足了,莫再提嫁女儿的事!)
于是,张贺只得无奈放弃。
想一想,张贺自巫蛊之祸,全赖这个身居高位的弟弟才保下了性命,后来被处以宫刑,地位卑微,身份尴尬,所以在弟弟面前,恐怕已经没有多少兄长的地位和尊严了罢(读到这儿,莫名心酸)
所以,他只好为刘病已另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许广汉原本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