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中权势,公然放纵家仆在洛阳街市间拦路劫掠,更为了一已私欲,擅自调集边防驻军,侵扰百姓……算起来,累累罪行,也是罄竹难书了。”
京中巷陌皆知,但那是太后的亲兄长,连御史台都噤了声。
“后来,是司徒袁公不畏权贵,仗义执言,上书弹劾窦氏兄弟。因为袁公年高德劭,是名重朝廷的三朝老臣,是以最终处置了窦氏许多爪牙。”
这个左小娥听过,这位年过七旬的袁安袁劭公在洛阳城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少年时举孝廉出仕,历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楚郡太守、河南尹,数十年间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又素行高洁,连天子都十分敬爱倚重他,更是颇得百姓翊戴。洛阳城的坊间传闻里,还有许多颂赞他操行的逸闻趣事。
如今听眼前的少年说到这些,左小娥不禁有些担心了起来“那,袁公岂不是遭了窦氏的忌恨?”
闻言,刘庆点头道:“那是自然,只怕是恨得咬牙切齿。不过,袁公节行素高,窦氏也实在寻不出什么由头,所以便一直到了如今。”
“相比当初,窦氏如今已然收敛了些许,敢不在城内动手了,却移向了城外,还知道顶一个‘强匪’的名头。”刘庆的言语间却有一丝哂然。
这般的猖獗行径,原来已是收敛了?——左小娥听得心下诧然,莫名有些愤怒。
“那,圣上他……难道便不晓得么?”默了一会儿之后,少女轻声问道。
“应当,是晓得的罢。”刘庆道,他那个阿弟,给那帮太傅们实在教得太好,除了身子弱些,论为君之材,断是出众的。
“那怎么……”小丫头急切地出了口,下一刻却又住了声——即便知道,那又怎样呢?如今那南宫之中,还是太后执政,在众人眼里,天子不过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莫急,”刘庆却是温和了神色,眸光柔暖地看着小丫头“应当,不会等太久的。”
左小娥怔了下才明白,他是以为自己忿愤于今日之仇,所以安抚她“报仇”不需太久。
“殿下,我不是——”不是执着于仇雠,只是愤然于这些人的行径罢了。
“但我是。”他柔和地截住了她的话,而后握住了少女的手,神情温和,语声却决绝“我一惯记仇得很,谁敢伤了我看重的人半分,必有一日要他十倍百倍来偿。”
“而你,只消静静待着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的稿子都写得太急,质量粗糙神马的请亲们见谅,周末一定会精修滴o(n_n)o~~
☆、刘庆与左小娥(九)
作者有话要说: 稿子写得太急,亲们请先见谅,抱歉了。
…………
次月,司徒袁安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