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1 / 6)

那是一道修长秀颀的影子,略略清瘦,却苍劲梗直,如竹一般端敛儒正。

——已是寅初(凌晨三点)了。

“厨下的食材可还齐全?”黄硕披上了绵袍,自东厢的书房移开了目光,而后微微侧过头问身后的侍婢道。

“几位厨工早先领了夫人的吩咐,一应五谷稻梁和荦素菜疏都是备好的。”青衣侍婢微微顿首,而后恭谨地询道“夫人是现下过去么?”

“嗯。”黄硕又看了眼那青灯照壁的书房,点头之后便径自向西厢厨室的方向走去,青衣侍婢领着两名十一二岁的缃黄襦裙的小婢缀行其后,自东厢经过时,不由得向书房看了一眼。

——先帝晏驾,新君承位,近日里政事可谓繁冗。丞相每日下朝之后,便是在外书房议事,朝中重臣一拔儿接着一拔,往来不绝,一直自巳初到了申正,连下餔都错过了。待匆匆用过些饮食,时辰已然入暮,便又要回内院东厢的小书房,着手应对案头两尺来厚的各处章奏……

他们这些服侍的人,几乎都习惯了丞相焚膏继昝,夜以继日地案牍劳形,错过饭时早就成了常事。而书房中往往一议事就不知多长时间,厨下连饭菜都不好准备。所以丞相饮食无律,且饭食菜蔬之类从不讲求精致,只越快越好……

领袖群伦,位极台辅——这人,是蜀汉的丞相。

自十年前掌政蜀中起,他便革新政令,严明法度,体恤黎元,劝课农桑,且以身作则。所以,虽时值乱世,而蜀地却是安享了近十年的清晏太平--近十年间未遭战祸兵燹,未有饥荒时疫,未见臣贪大蠹……

——境内清平,士民殷富。使多少百姓免于战火兵灾,免于四处流离,免于饥馁之苦,免于性命之患。

整个蜀地,不知有多少人家为诸葛丞相立了生祠,朝夕供奉。这个人,被蜀汉的万千百姓顶礼膜拜,敬若神明。

而朝野内外,文武群臣出入相府无不规行矩步,进退恭谨。她们这些下人偶然也曾听过朝臣们私下窃语,,仿佛莫论怎样繁难的政事,怎样的窘迫的军务,一旦交到了丞相手中,仿佛都会举重若轻,迎刃而解。

诸葛丞相,在朝堂之上,就是这样高山仰止的存在。

这十年间,他出将入相、纵横捭阖,名震诸侯,享誉天下……更赢得了蜀汉上下千万计的士庶民心,真正泽及一国,万民翊戴。

亘古及今,试问天下之间,能臣贤相做到这般的,又有几人?

——而这背后,又是多少像这般殚精竭虑的不眠之夜?

青衣的侍婢好一会儿才自那厢书房收回目光,敛了敛心神,看向前方不远处一灯如豆的厨室。

丞相夜里焚膏继昝,料理政事,夫人每每便在夜里亲自下厨,洗手做羹汤送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