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睿德太子> 第23节

第23节(1 / 6)

有好多不知情的百官心里隐隐知道了什么,不过太子面色如常, 声音不疾不徐,主持着早朝仿佛听不见下方的窃窃私语。直到上面传来清脆的“啪”的一声, 殿内才静了一静, 一时间大家都噤若寒蝉。

眼尖的早就发现李庆安不在,不过今天一大早的来上朝之前好像听管家说那么两嘴, 说昨个儿夜里好像禁军出动, 南面那几条街都闹哄哄的, 当时他也没放在心上, 如今一看,除了李庆安, 没来的那些个,大多都是家住在那个方向。

律法森严,就算那些人没脑子,也知道要把证据藏的隐蔽。能查到这些证据的, 除非太祖设的隐卫处,大臣们想不到其他。

大理寺掌律法,审讯还可以,可抓不到隐秘事件, 刑部更不可能,如今六部没落,在职的都是一群混吃等死之人,拿出来出出风头都算撑破天了。

一开始的隐卫处虽不能行走在御前不被众人所识,可正是因为如此,才最得皇帝信任。那个时候哦隐卫处是皇帝千里眼和顺风耳,不仅武艺高强贴身保护,还是皇帝的耳目。所以隐卫处的人是最贴近皇帝的,所有人的身家荣宠都在他们的一语间,那个时候简直是风头无两。

结果到了后来他内部骚动,况且文帝实施仁政,儒家渐渐大过法家,本就不得文帝圣心隐卫处更是跌落到冰点。文帝后景帝即位,沿袭仁政,不过数十年就迅速没落。

后来帝王皆以文景为参照,俱不重用隐卫,以至于后来隐卫们都作为暗中保护者才存留到现在。

时间过得太久,没有人记得在隐卫处的眼睛下,曾有多少门户血流成河。不过因为上行下效,文景后的记载也都是对隐卫处的批判。透过字里行间,足以让人背后发寒。

看太子这个样子,是要重新启用隐卫处了?想到这一点,不少人心里抖了一抖。

太子好像往椅背上靠了靠,大臣们更是把头埋得低低的。这些日子他们可看出来了,只要太子一做这个动作,就代表着要开始喊人问话。

在场的各位可都不是当年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将相名臣,当初盛况则宁无缘得见,只能在史书中目睹,描述道“衷心沥胆,愤慨激昂”。如今的百官也都是只想着混日子吃皇粮,顺便捞一捞油水,若论真本事,就算一开始是有的,不过在荒废了十几年的状态下也都基本上消磨得差不多了。

答不出来或者答得不漂亮,虽然不会受到惩戒,但肯定不会在太子心里留下好印象,若是有朝一日皇帝百年大行,可能还没等到那一日说不定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则宁最见不得这个样子。都说文人风骨,英雄气节,越是年长就会越体现在骨子里,怎么现在倒是通通看不见。

李庆安今早告假,又减去昨夜里处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