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5 / 7)

合一起,发出响动,也能震他一震。凭甚那名利只让主角几人得了,身后那些没台词的,就不是人么?”

“难道这等无言之人,就没得功劳?那主角各种神迹,竟是天降圣人不成。可见这等圣人,身上裹挟多少旁人功劳,才如此金光闪闪哩”。

柴锦绣道:“那圣人不圣人,与我小民何干”,聂意娘冷笑道:“这会子便是小民了,先前封后封妃的,自是没当小民罢”。

林楚笛见两人纷争,忙拦住道:“谁人不想富贵尊荣,只是如今生得女身,才恁多阻拦”,聂意娘摇头道:“女身是个缘由,却不是主因。就是武周女帝,不动那君父纲常,也只护得一族荣华”。

原来那武曌二次废帝,终登大顶。除了巾帼宰相上官氏,朝中要务俱为须眉,那等骄奢贵女,太平安乐之流,也无甚建树,只朝中添个太女党罢了。

上流贵胄簪缨之第,仍有驸马折辱公主,嫡妻棒杀婢妾之事。甚么礼出大家,竟只是层光面儿。如那萧淑妃所诞的宣城,义阳,长孙皇后嫡出的新城,因萧氏,长孙两族不容于武党,任凭天潢贵胄,一朝罪临,身死在地。

许有看官叹息,娇弱女娘又碍甚么,竟不得放过。须知这党争之事,俱是刀山油锅,稍一不慎就超生不得,若不斩草除根,一旦下属哗变,黄袍加身,不肯也得肯了。再者女娘柔弱,更好辖制。

那女主当政,也没见巾帼杰出几个,佞幸男臣倒是不少。那等贫民子弟,仍是水深火热,从生到死,身上都背着债哩,若将将还上,这辈子便原地不动;若还不得债,为奴为婢,任凭打杀。

便有看官要问,为何乱世多豪杰,争鸣才百家。那等平安盛世,那个不等级森严,层层剥削,纵平民中有天资聪颖者,也被重担压弯腰。早出晚归,求得温饱,便有几分才干,也跳不出这枷锁桎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各位看官大人支持(*^__^*)

☆、第114章 三分大楚

话说那聂意娘, 柴锦绣,林楚笛三位体验者闲话一番, 各自散了,等天麻亮, 众人便继续上路。

这王家众人在路上涉险颇多, 若细谈一番,真个十日十夜都讲不尽;若编章排节,与那玄奘法师九九八十一难作比, 也不遑多让。偏笔者正值科举大比之年, 无暇详记,只听那王彩虹自扑街几本, 终出个《天罡神女西行记》, 自此一鸣惊人, 那等俊男白面话本,也当赠品随卖了。

那等娇痴女子, 见得神女记与俊男本同卖,不禁暗忖那众神女西行,又有白面郎君,金冠公子伴随, 好不羡煞旁人。

还有那等好事闲人,呼朋引伴,偏要重走神女路线,那沿途的客栈茶铺,均是王家设立, 几代不倒。

还有文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