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6 / 9)

,他必须要郑玄守在妻子身边。

圣人想法很好,但是随着太原郡形势进一步恶化,在元月底,他接到太原郡传来的急奏,说圣人派去的天使居然被太原郡暴民杀死后,圣人终于坐不住了,在郑玄再一起请命后,他终于轻叹的答应了,郑玄甚至都来不及回去跟王珞说一声,便领着左右羽林军出发了,而这时的王珞已经随时可能生产了。

第127章 生产(上)

郑玄离京的消息, 还是长乐跟王珞说的,她说话时语气非常委婉,还小心的关注王珞的神情, 深怕她会多想。

王珞并不意外郑玄的离开, 依郑玄那种习惯掌控万事的脾气, 又怎么可能对自己不告而别?他在好几天前就跟自己提过, 他说去太原镇压民乱,是个绝佳的掌握左右羽林军的好机会。而且太原离京城太近, 不能乱,太原一乱,大夏便岌岌可危。

郑玄很早就把柳习文、陈敬都交给她了, 陈敬和柳习文都有一身好武艺, 他同时还留下了一支私兵给她,将那支私兵暂时养在王珞的别院里,让王珞可以随时调动。王珞很早就猜郑玄在养私兵,但当她看到真人时, 她还是有点胆战心惊,郑玄这样子, 真不像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

她跟郑家人相处越久, 她就越觉得郑家对大夏、对皇室忠心耿耿, 从镇国公到世子,他们真刷新了王珞对古代军人的坏印象,毕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话可不是王珞说的, 而是郑玄对她说的,他很直白的说兵匪一家,郑家养得私兵,即使兵又是匪,只是这群匪抢的不是大夏百姓,而是外族人。

但镇国公和世子却很符合,王珞前世对军人的定义,时下并无国家的概念,镇国公和世子也谈不上爱国,可至少他们忠君爱民。王珞怎么没法把镇国公跟后世的“郑太师”联系在一起,难道时间真能改变一个人?可从时间上来说,大夏差不多也该乱了,难道这期间郑家还发生了什么事?让镇国公性情大变?

王珞也不是没怀疑过郑太师不过镇国公,而是郑家三兄弟、甚至是郑玄,但除非镇国公身死,不然又怎么轮的上郑玄上位?不过王珞想着后世对“郑太师”的评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历朝奸臣之翘数——想想还真符合郑玄的形容,难道郑玄才是后世的“郑太师”?

王珞实在琢磨不透,也就不琢磨了,横竖自己都上了贼船,不管“郑太师”是谁,只要是郑家人就好,如果是郑玄更好,这样郑玄权利能更大,更方便她做事。王珞倒没什么改变历史的雄心壮志,但她至少能让郑玄全身而退。王珞跟长乐聊了一会,觉得有些累了,干脆回屋靠在床榻上休息,她这会只觉得小腹一阵阵隐隐作疼。

这段时间她小腹时常有点疼,据说这就是临产前的预兆,王珞也习惯了。崔氏担心女儿因姑爷离开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