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怕他们有别的小心思。
皇甫景宸虽想回云州,但现在去不得不去京城。
此去京城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不过,算算时间,皇甫锦宣和闻皓,尚景望的折子,差不多也该到京城了。
不知道现在京城是个什么情形。
白翊之事,应该也差不多要揭出来了吧?
皇甫锦宣看着纨绔,他分得清轻重!
京城。
中枢院,全国各地的奏折都会集中在此处,然后分门别类,由左右丞相进行筛选,再呈送皇上面前。
京城有六部,一般的折子,都有去处,真正到皇上案头的,不过三分之一。
这也是左右丞相的职责。
当然,光是靠两人之力,是不够的,所以朝中重臣,太师太傅,皆有协理之权。
皇上对康王这个皇侄很是看重,毕竟康王本份守己,忠于皇室,因此,皇上也曾给康王审折之权。反正审折之人不止一个,至少要两人同时核查,也不担心有人私藏重要折子。
只是康王为了避嫌,并不常去。
这天下午,又有一大屋子送进京的折子。
按时间,再过一刻钟,才是左右丞相前来当值审核折子的时间。守在门口的侍卫刚刚换了班,就见包太师神态悠闲地走了过来。
包太师赵太傅虽不如左右丞相每天都来这里,也是常来协助,侍卫们并不陌生,他们行了礼,便让开了。
包太师进门,向右转,那里是放着刚送来的新折子的房间。
他目标明确地走了进去,之后,他不经意地回头看一眼。
两个侍卫只负责守门口,把不相干的人挡回去,但是,左右丞相,太师太傅,康王这五位,是圣上亲自下令的审折之人,他们都是有通行权的。
侍卫们背对着这边,站姿笔直。
包太师目光迅速一扫。
虽然各地送来的折子看着很乱,但其实也是有个大方向的区分的,比如云州的放在哪边,秦州的放在哪边,梁州的放在哪边,嘉州的又放在哪边。
包太师直接走向嘉州的折子区。
一叠大概十几份。
包太子翻开看了。
前四份折子是嘉州牧衙门送来的,有些是述职,有些是呈报地方琐务,有些是刑狱案件……
他看过之后,便放到一边,第五份折子翻开,包太师微微一怔,这份折子,字写得很丑,但很用力,不像写字,倒像是拿刀拿剑一般。
里面的内容,却让包太师微微皱眉,他将折子挑出来放在一边。
第六份折子字迹很漂亮,包太师阅了一遍,目光闪动了一下,放回原位。
从剩下的折子里,他又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