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唐的三皇子,谁知道是什么人?会有夏公子那样的风采吗?
皇甫宇轩一早就看出来禾叶公主的不满和委屈,也看出她的小心思,不过他并不在意。
一个没出过京城,养在深闺,只知道娇纵,自以为智计过人,其实不过是后宅妇人那些阴私手段的小女子,他还不放在眼里。
他亲自送亲,也不是为了安宁王的心,不过是另有打算罢了。这个打算既能办成自己的事,又能得皇祖父赞赏,多好?
至于京城之中,他人已经离开京城,京城里发生再多的事,都与他挂不上什么关系了。
送走东唐使臣,皇上心情大好,可惜这样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
就在昨天,接到青州加急奏报,青州旱灾致地干井枯,禾苗枯死,连河都干涸得露了大段的河床,原本地方官吏并没有把旱灾放在心上,毕竟天总是要下雨的。
但没想到一旱就是两月有余,而且旱情蔓延,有些严重的地方,百姓连喝的水都没有了。
地方官吏这才慌了,一边上报,一边组织百姓拜龙王庙祈雨。
也不知道是祈雨有效,还是久旱之后天气异常,大雨倾盆而下,连着半个月,江水滚滚而下,本被晒得开裂的河堤如同朽木,被那洪水一冲,便决了堤,大旱之后本来让百姓元气大伤,接着的大涝,那就是灭顶之灾。
消息传回京中,情形已经很严重了,据说上报之时,青州的雨还没有停,青州两郡共有二十余县受灾,百姓被水冲走的,饿死的不计其数。
官员深知道自己头上的顶戴已经保不住,却也不敢隐瞒。
这青州和宁州交界处着实是多灾之地,几年前也是旱涝之灾,太子去赈灾,虽是去往的宁州,但青州也在其中。
这才三年,竟然又发生了这样的事。
只是这次的灾情要严重得多,而且受灾面积也更加大,需要尽快处理此事。
皇上心中一动,立太子容易,但要让太子被百姓拥戴,却是不容易,太子有德,百姓安心,朝臣安心,君臣齐心,方能使南夏国祚万年。
当天,皇上又召见了几个皇子皇孙,梁王和庄王被排除在外。梁王世子皇甫宇轩去东唐送亲,还在路上,当然也没在,庄王嫡子年纪还小,还没请封。
这次,被召的众人都知道皇上是在考较了,一时,不但鲁王信王篱王各抒己见,连鲁王世子信王世子也颇有见地。
皇上听他们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心中也很是满意,问道:“这次赈灾事宜还缺一位钦差,你们可愿意为朕分忧啊?”
这话一出,场中顿时安静一片。
鲁王信王篱王目光相撞,各怀心思,他们明白了,父皇这次不是考较,是要把人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