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捐济(2 / 3)

,但却是孙儿的一片心意!”

皇上道:“你们父子私底下竟已经捐了银子,为何不早说?”

皇甫宇轩道:“孙儿觉得,这些都是孙儿该做的。知道灾情严重,灾民日子难过,孙儿心中似油煎一般,不要说三万两,要不是梁王府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余钱,孙儿和父王会捐出更多的!”

皇上目光中有一抹深意:“这么说,诚王的赈灾银子,就不止二十万两嘛!”

“孙儿觉得也是,南夏不少慷慨的善人,必然有人在知道灾情严重后捐出银子。另外,那些地方官们搜刮的民脂民膏,想必也不少,听说诚王叔处置了不少地方官吏,想必那些银子,也用于赈灾了!”

这话就耐人寻味了。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诚王处置了那么多地方官,这些是皇上同意的,但是,诚王并没有说那些地方官处置后,他们的财富的去处。

皇上眼底深处一片沉暗,道:“朕会派人去查的。宇轩长进不少,朕心甚慰!”

皇甫宇轩心花怒放,脸上却是恰到好处的笑容,道:“皇祖父悉心教导,孙儿若不努力,有负皇祖父的一片心意!”

皇上哈哈笑道:“好好好,去偏殿里用些点心,略作休息,便回去歇着吧!”

皇甫宇轩乖顺行礼,道:“谢皇祖父!”

皇甫宇轩离开了,看着那挺拔颀长的身影出了殿,皇上脸色有些沉,低声嘟哝道:“劳累久了,该孙儿孝顺了?这是说,朕已老迈糊涂,该退位让贤了吗?”

他叫道:“来人!”

不知道从哪里出现一个暗影,那人伏在地上,如果不注意看,竟然发现不了他。

皇上淡淡地道:“去查查。赈灾的捐款捐物资什么的,还有……”

他顿了顿,道:“也查查梁王府捐的那三万两银子的去向!”

“是!”

地下的身影像一片灰雾散去,大殿中又恢复了寂静,好像从没有人来过一般。

皇上站了一会儿,目光落在三叠奏折上,目光深沉!

他已老,如今六十都过了,想想他的祖考,只到四十三岁便驾崩了,他的父皇,五十一岁便驾崩了。往上追溯,曾祖父三十八驾崩,高祖父四十七岁驾崩,他如今六十已过,已经算是长命的皇帝了。

不过,谁会嫌自己命长呢?

皇上如今虽然感觉精力不如从前,但再撑个两三年也不成问题。

既然两三年后要走,他当然希望把江山交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的手中,要让南夏的江山千秋万代下去,至少,他得保证三代都很出色才行。

梁王是个没用的,但有个聪慧且能干的儿子。

皇甫宇轩没有成亲,若是成亲,想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