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燕公子> 第五章 都在努力着

第五章 都在努力着(2 / 3)

,薪酬至少比蓟都这里高一倍,如果是大匠,可以让他自己提出薪酬。”

“公子,医师和工匠有,而且还不少?”

“啊?”

看着姬康惊诧的目光,老总管笑了笑。

“公子,娘娘嫁给太子时,从赵国带有医师和工匠,别说铁匠、木匠,就是陶匠、织匠、石匠也有不少呀!”

“娘娘在蓟都里的一个药铺和两个商铺也不算太大,安排不了这么多人,剩下就都给安排到娘娘的邑庄大王庄、小王庄去了。”

“后来有了公子,王上又把大王庄和小王庄附近的两个村子给了公子当采邑,也分流了一部分工匠过去。”

“前一段时间,公子让制做的什么三角尺、丁字尺,圆规等工具,还有磨盘和铁锅等,都是娘娘和公子邑庄的工匠给做的。”

看着小脸已经笑开花了的姬康。

老总管补充道:“公子,这四个村子的工匠们现在可不少,这几年父传子、师传徒,加起来快四五百人了。”

“哈、哈,姬伯,人越多越好呀!这可不是庙堂之上,那些士大夫们所说的贱业。在我眼里,他们是工程师,是科学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要素呀!”

“啊,公子,什么师,什么家来着。”

看着老总管望着自己又一脸呆滞、哔了狗的表情。

姬康顿时也失去了和老管家说下去的欲望。

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呀!

“姬伯,这是我看竹简时明白的一些道理,以后慢慢说给你听。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继续招收医生和工匠并安置好他们,来春为迁移辽东郡做准备。医师和工匠,最少不能少于一千人,越多越好。”

“姬伯,石敢也认识不少字了,也能出来做事了,你多带带他。”

“趁去辽东郡这几个月的空档时间,抓紧收留孤儿。十五岁以下以及年龄大点、但品行好的,无论男女,我们都要。都安置到我和母亲的邑庄,请几个先生教他们识字、习武,别怕花钱。”

“诺。老奴明白了。”

夜已经很深了,蓟宫各宫舍的灯光也渐次熄灭。

姬康也已经睡着,姬赵氏轻轻走进儿子的房间里,看着儿子因这段忙碌,而消瘦下来的小脸,眼泪不觉滚落下来。

过了半响,吹灭儿子房间的灯光,又轻轻掩上屋门,走了出去。

等燕国蓟宫被夜色完全笼盖、陷入一片漆黑的时候。同一片夜色中,在西部咸阳城内,秦国皇宫阿房宫却还是一片灯火通明。

做为已经登基整四十年的秦王嬴稷,无疑是这片大地上最为权势的人。

此刻,正对着一个五十出头,脸如雕刻,棱角分明的人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