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燕公子> 第十八章 归心(下)

第十八章 归心(下)(2 / 3)

“吾师对范雎道:‘秦之缺点,就是没有推行仁政’。”

“吾师言:秦国纯粹地崇尚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但这两者一样也做不到的就灭亡,这就是秦国的短处啊。”

说到这里,韩非笑着对众人道:“吾师再说到秦国之长处时,秦相范雎当时是眉飞色舞。但最后说到秦国的短处,范雎则面露不悦,怏怏而归。”

“待范雎走后,吾师就对我等弟子道:秦必不久远。”

姬康在旁,沉思了良久,已经明白过来。

韩非所说的,恐怕后面的才是重点。荀子对秦国的看法,最后的缺点评判,恐怕才是其真正看法立足点所在。

前面是点明了秦国的长处,有统一天下的资本。后面却也很委婉的、表达了荀子认为秦国的短处所在,而且也表达了荀子对长远秦国的不看好。

而且按姬康前世的历史,事实也正如荀子看法一样,秦国迅速以前面举出的长处统一天下,又以其短处,再经历了两世之后,就迅速地灭亡了。

当然,秦国的最终灭亡,是很多方面造成的。但是秦国统一天下后,没有安抚百姓,体恤民众,劳役过重等,也是秦国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譬如说,秦始皇为给自己修建陵墓,就用了三十九年,征调老至少七十万年轻力壮的民夫。到陵墓建成后,他儿子秦二世,为保守陵墓的秘密,居然把十几万工匠给殉葬在了陵墓之中。

秦朝如此做,可谓是天怒人怨,不灭亡是真的没有天理!

在姬康看来,荀子对秦国的评论,可以说是极其精准地预言了。

而韩非如此对自己说,何尝不是对自己一种婉转的谏言呢?

姬康来到韩非面前,双手合拢,深深躬身对韩非道:

“韩非大人,多谢指教,姬康受教了。姬康深知,自身有许多缺点,还请大人今后不辞辛劳,多多建言。”

韩非看到姬康如此,知道姬康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

口吃的毛病又来了:“太子……太子不可如此,韩非……韩非惭愧,今后……今后定会……定会多建言的。请……请太子放心。”

说罢,深深对姬康躬身回礼。

姬康双手扶着韩非的双臂,对其道:“韩大人,今后你就担任秘书阁的阁守吧,职位为长大夫之,请韩大人不要推辞。”

韩非看着姬康清澈的目光,点了点头道:“君之所命,岂敢不从!”

鲁仲连、田光等人看到此种情景,都不由会心笑了起来。

姬康先抬头看了看,远处一望无际的田地,对众人道:“各位大人,我燕国的万里山川,与秦国一般壮丽;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