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燕公子> 第三十四章 对问(下)

第三十四章 对问(下)(2 / 4)

一统天下,这秦国就是我燕国最大的拦路虎,我军该如何伐其秦国?”

李牧做为一名将军,对于墙上的这幅天下图,很是激动。

他也没有任何的做伪,上前两步,看向了自己面前的这幅地图。

看了一会后,李牧用手指着,地图之上秦国都城的咸阳,对姬康道:

“王上,秦国所持着,一则是国力强大;二在于秦国山川之险。李牧自进入到我燕国以来,深知我燕国的国力并不次于秦国,而现在雁门纳入到我燕国疆域之后,秦国的山川之险也不足持。”

“在王上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时期,当时的赵武灵王就曾亲自前往秦国,勘察秦国山川地形,并且详细描绘下来,末将也看过当时描绘之图,并铭记心中。”

姬康有点惊喜,对李牧道:

“难道寡人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也有过兵伐秦国的打算?”

李牧点了点头,对姬康道:

“是的,王上。当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军力强大。赵武灵王始终认为秦国是赵国的最大威胁,害怕自己去世之后,赵国会被秦国所灭。”

“故此,王上的外曾祖父,扮成前往秦国使者的陪同人员,亲自前往秦国疆内,查看秦国的地理山川,关隘河流,并绘制成图。”

在李牧的讲述下,姬康终于知道了,自己这个外曾祖父的胆略和气魄。

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二百九十八年),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

楼缓入秦时,赵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进入秦地后,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以为攻秦时所用。

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会见了许多秦国的大臣,赵武灵王都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

楼缓劝赵武灵王不可久留秦国,以免被人识破。赵武灵王提出,走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王嬴稷和宣太后。

由于此前发生过秦王嬴稷扣留楚怀王事件,各国国君都不信任秦国,不愿意入秦,以免重蹈楚怀王覆辙。楼缓担心秦国对赵武灵王不利,起初说什么也不同意。

但在赵武灵王的一再坚持下,楼缓最终还是被迫答应了。

赵武灵王在国内也很少抛头露面,只是军中之人对他比较熟悉,除了少年时与韩魏两国国王见过面外,赵武灵王绝少与外国元首见面。

即便是赵武灵王自己立的燕昭王,他都由于身在军中而没有特意接见。

此次,赵武灵王要见秦王嬴稷与宣太后也不是一时兴起,他想亲自了解这对母子的为人,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楼缓与宣太后和秦王嬴稷比较熟识,赵武灵王希望通过这种私人会面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