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燕公子> 第七十章 时代(下)

第七十章 时代(下)(2 / 3)

雅看着信件,轻声言道。

把信件又详细看了两遍后,粟雅把此信件折叠好,放到了自己的信盒之内。

对于自己现在,粟雅很是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姬康到了如今,仍没有名正言顺,册封自己的儿子姬华,为燕国太子。

不过事日还长,这个问题不是当下操心之事。

“华儿,母亲必把你扶上太子之位。”粟雅又一次下定决心道。

进入到六月份,赵偃根据燕制,被遣送到蓟都。

姬康看到邯郸城内,已彻底平稳下来后,入住到了王宫之内。

邯郸城内的王宫,自此同箕城、临淄等地王宫一样,成为了姬康的别宫。

在王宫旁一侧,原先属于赵国富贵之地的众多居所内,此时则显得空荡荡的。甚至许多的宅邸之内,都带有一副残破的景象。

城破之后,支持抵抗燕军的王室宗戚以及众多豪族,最少有几十家被燕军清剿。剩下的王室宗戚以及豪门,也被迁移到了燕国的其他地方。

六月中旬,燕太后姬赵氏、王后粟雅等人来到邯郸,姬康亲自率领着燕国以及原先赵国的文武降官,出城迎接,仪式很是隆重。

邯郸城内的民众,也奔走相告,出城迎接原先自己赵国的公主。

不管如何,邯郸民众对于太后姬赵氏的感情,可是比姬康要热情多了。

在城门口,看到熟悉的城池,燕太后姬赵氏当时就掉下泪来。

对于儿子姬康把自己接到邯郸来的目的,太后是心知肚明的。

也配合着姬康,进行了充分的“演出”。

在王宫的大殿之上,太后姬赵氏与自己另一个弟弟长安君,二人是抱头痛哭。其后,亲自下诏,让姬康必须好生对待,邯郸原赵国的王室宗亲以及民众。

当着燕国以及赵国原先的许多官员,太后指着姬康道:

“不管如何,自此以后,燕、赵两国就是一家人了。大家都给哀家记住,吾儿姬康的身上,也流着一半赵国的血。”

在这个仍然以“血统论”占据主导的时代,太后姬赵氏这话,传出之后,立即引起了赵地各郡县民众的共鸣。

是呀!赵国是亡了,但是继承赵国的君王燕王康,其实也算是赵国人。

这不,太后亲自都说了,燕王康身上有一半赵人的血啊!

我们赵国没有亡于他人之手,而是亡于自己人手里的,这是能接受的。

再加上姬康同母亲姬赵氏一道,亲自前往赵国的宗庙,祭拜了赵国的历代先王,并以君王的礼仪,安葬了赵王丹,并给予了谥号“孝王”。

接着姬康又下诏,减免了赵地民众一年的赋税,并给予了赵地民众,同燕国民众一样的优惠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