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是别人在种,要不您先搬过来,家里的房子让别人帮着照看就行。”
“这”白路看看他们母女四个,觉得不合适。
万一朱氏和杨氏的家人不来,他和母女几个同住一个屋檐下,这太说不过去。
“白叔,您不用犹豫。若是朱婶和杨婶不能来,我打算买些人回来。”
这样的话,白路应该不用担心了。
“这样可以,那我先收拾一下,等你婶子她们决定好,我再搬东西。”
“行,那朱婶和杨婶回家好好跟两位叔叔说一下。至于工钱,就按每个月一两算,大孩子可以帮忙,也是一两。两个老人就做些轻松的事或者帮忙看着院子,每天十文,也就是每月三百文。”
“这,这么多呢?”朱婶眼睛瞪得老大,她都算不过来自己一家这一天能挣多少铜板了。
要是这样的话,他们家两口子,加上大儿子,二儿子就是四个人都能拿一两。
这跟以前比,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朱氏心里盘算着,一定要劝公公婆婆同意。
这一家子加在一起,一个月能赚四两多银子呢。
就算到时候让几个儿子去念书,他们两口子也能挣二两银子呢。
供三个孩子去读书也是足足的。
只要他们节省,好好的存些银子,将来在村里盖个好点的房子也行。
杨氏家也是三个孩子,上面两个儿子,最小的是个女孩儿,将来有了银子,也可以都把他们送去学院。
事情说完,穆清媱让她们回去跟家里说完再决定。
朱氏两人郑重点头,开始帮着干活。
“我还是先去把棚子搭上吧。”白路看插不上手,闲坐着也不合适,于是起身准备出去。
穆清媱要的棚子都做好了,他们放在摊位上就想着来这里帮忙。
现在看也没什么要忙的,还是先回去把棚子搭好吧。
朱氏两人听言也跟着应声,“我们也去吧,你们先吃饭。”
穆清媱也没跟他们客套,点头。
他们走后,母女四人吃了饭才出门。
到摊子的时候,白路三人已经把棚子弄好,板车也推了出来。
穆清媱围着棚子看了好久,“白叔,你的手艺真好,这旁边可以挂起来,通风,挡雨都行。”
而且棚子够大,够结实,看来他们可以多加些桌子。
等以后把娘和两个姐姐都教会了,那她们四人做饭,朱婶几个收拾桌子,肯定可以。
旁边顾氏夫妇看穆清媱这边搞那么好的棚子,轻哼。
“真是烦人。”
看着人家大把大把的赚铜板,自己就守着个破摊子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