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2 / 4)

21日,中广电台正式播发了重新恢复高校招生制度的消息。根据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招生对象为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未婚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老三届(66、67、68年的高中毕业生)”婚否不限。

得了确定消息的人们终于吃了颗定心丸,也立刻就搜罗了各种资料报考,一时高中课本、复习资料成了最紧俏的物资,‘洛阳纸贵’。

这个时候,那位做手术的老师也终于恢复了,重新回到学校教课,廖辰的代课生涯告一段落。

小秋听过广播的时候刚刚坐下吃午饭,一听这个好消息,她立刻撂下碗筷,拉起二哥成江,往外就跑,一边向姥姥姥爷交待“我去给小舅和小姨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啊!”

第二百零七章

他们去邮电所,就路过廖家,自然先进去报了个消息。

她给廖辰送的消息和给小舅、小姨的其实都很简单,就两点:一是确认高考恢复的消息;二是催促他们尽快准备资料报考。

停了十一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人们报考的热情相当高涨。公社里报考的地点就在公社中学,第一排的办公室门口。小秋亲眼看见,几个老师摆了两张桌子,完全被报考的人群埋了!说人山人海有点儿夸张,人头攒动很合适。

小舅和小姨都回家来报名,中午一家人吃饭,小秋问了一声,小舅和小姨都笑眯眯地点头,说已经报了名,就等着发准考证,然后考试了。

说着,钟玉琴感叹道:“亏得咱们家的成分已经落实了,要不然,资格政审那一关估计就不合格!”

宋胜书也是一脸的庆幸,点头道:“这事儿也是巧了,晚几天,就耽误两个孩子了……”唉,两个孩子都不小了,再也耽误不起了。

小秋给姥爷姥姥夹菜,一边笑嘻嘻地宽慰二老:“姥姥姥爷就别再想那些了,从今啊,咱们家只会越来越好的!”

钟玉琴只觉得外孙女真是太贴心、太会说话了,满脸喜意地连声道,“嗳,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一家人憋屈了十来年,终于挥开乌云见了明月,人人都是神清气爽、欢欣鼓舞的,就连宋胜书也跟老伴儿商量:“现在让我回去,还能再干几年工作,要是再晚,我可就真的老的干不动咯!”

老太太却只是淡淡的,摇摇头道:“你要干就去,我是干不动了,就留在家里给成江小秋俩孩子做做饭吧……若是想花钱,就学着秀莲他们多喂几只鸡,捡的鸡蛋足够我零花了。”

这十几年的遭遇算是让老太太寒透了心,干什么干啊,再干也不是自家的,更何况,老头子看不明白,她却看得明白,别看食品厂的领导们说得好,盼着‘老厂长’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