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2 / 4)

爷。这样,小夏转学直接进县城就读也顺理成章 。而且,说实话,县城小学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比村里总要好一些,小夏过去上学只有好处。另外,小夏过去,也能给姥姥姥爷添些乐趣,省得他们总惦记外出求学的舅舅和小姨。

听弟弟妹妹诉了委屈,小秋拿好话和糖哄得他们自己去玩,她这才抽身出来,帮着宋秀莲做饭做菜。

那边桌子上已经摆了二三凉菜小碟,一切两半通红冒油的咸鹅蛋,香辣小鱼干,鸡蛋干之类的,王利民陪着宋胜书也烫了酒喝上了。

宋秀莲炖了鸡,小秋进灶屋,扒着梁上吊的篮子看了看,拿了一块咸肉一把木耳,拿温水泡了,然后走去菜园子里选了几根嫩黄瓜、几个茄子土豆青椒之类的回来,略一收拾,去旁边的小灶上炒了一个木须肉一个地三鲜送上去。接着,又炸了个挂糊香椿芽,炒了个老醋花生端上去。

等她把老醋花生送上去准备再回去替换宋秀莲烧火的时候,王利民开口将她留住:“秋啊,你过来!”

小秋心里一突,抬眼看过去,就见老爹的脸色已经变了,脸上还在笑,却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勉强了——一看就知道,郑老头儿给爹说什么了。

她瞥了郑秋实一眼,对方正夹了一筷子老醋花生吃了,在嘴里咬的咯嘣响,笑眯眯地点头称赞:“小秋这手艺又长进了,这花生米炸的火候好,不老不嫩的……”

小秋干笑一声,没搭话,转而乖乖坐在老爹身边。

第二百二十三章

王利民一看闺女这模样也就明白了,进京的事儿闺女早知道了,不过看样子还没答应郑老头儿……这个认知,让他的心里多少好受了一点。

但,出去见识过得的他,感情上固然不舍得闺女离开身边,理智上却也清楚,让闺女跟着师傅进京,对闺女的前程是有好处的。不说京城条件与村子里的差别,只说跟在师傅身边,也更能好好学习医术……能被京里的人惦记着,调进京里工作,郑老头这医术绝对没得说,闺女能传承了他的衣钵,是闺女这一辈子的造化呢!他再不舍得,也不能拦挡……那不是向着闺女,是耽误闺女呢!

王利民心里有了决定,但张了张嘴,却一时难以说出来,只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闺女的辫子,叹了口气,这才道:“你师傅给爹说了……”

看他这一脸难舍模样,小秋有些心酸,却仍旧没糊涂,只保持着镇定,听着老爹继续往下说。

“你师傅说了,让你先去省城,等暑假过完,他估计也就要正式调进京城了,到时候,在跟着他一起进京……”

原来,还没确定呀!小秋提着的一口气,呼地松了下来。

郑老头儿真是爱作弄人,他调不调进京城还不确定,早早地过来吓唬人做啥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