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2 / 4)

又‘买’了肉,腌成咸肉……

自从得知小秋进京,二哥没说过什么,却默默地抽空过来,帮着她磨面,帮着她收拾干活。三哥就追着她念叨‘你不去不行么’,念了几天,也没能打消小秋进京的主意,他自己也放弃了,一头跑去塘湾里泡着去了。小秋以为他生气了,结果傍晚回来,竟拎回来大半桶鱼虾:“你不是爱吃香辣鱼么?多做些带着……”

小秋愕然着,一股酸涩猛地冲上来,冲过鼻管儿,冲进眼窝里,热辣辣的,生疼……有一刹那,她甚至真的有放弃进京的冲动!

忙忙碌碌,一眨眼功夫就到了七月底。

小秋离家进京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王利民心里琢磨,小秋要进京了,怎么也得给她爷爷奶奶说一声吧。

眼瞅着要进八月份,正是一年里最热的季节,地里的庄稼长得飞快,两天没见,就高出一截子去。同样的,田地里的杂草野菜也发了疯似的,锄过一遍的地,过一夜回来,庄稼垄中间儿就又是绿茸茸的一层。

这个时候没有除草剂,种庄稼指着人工锄草。几乎每天早上一上工,就人人扛把锄头下地锄草。长长的锄杆子弯弯的锄头,一下下挥出去,挂着庄稼垄里的杂草拉回来,如此往复,直到把一片地的杂草都锄干净,同时也把下雨变硬的土壤疏松一遍。因为需要弯着腰锄草,没多会儿就腰酸背疼的了。于是,锄地的时候,一趟锄完了,走到地头上,大伙儿都会约定俗成地直直腰,站着说两句话歇会儿。

这天王利民小队干活的地片在村头,刚锄了两垄地,王利民就听得低头上二牤子招呼:“二哥,那不是你家老三吗?他个大忙人,这不年不节的,他咋回来了?”

王利民闻声抬头看过去,果然看见有两个人骑着车子从旁边的路上进了村口,前头那个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衣的人正是三弟王利社。隔着不过三五十步的距离,村里许多人在路边的地里干活,老老少少的,王利社却看都没看一眼,昂着头过去了,这一点,就让王利民黑了脸。老三越来越不像样子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利军锄地细致,刚刚来到地头,也看见了王利社的一个背影,就道:“我家去看看……”

王利民伸手拉了他一把,没好气道:“看啥看,不知五六的东西!”

王利军顿了一下,也就跟王利民一起转身下地,继续锄草了。

王利民只是厌烦王利社的为人,没有回家,没想到,他却找到了自家门上。

家里的麦子磨了大半,宋秀莲发现后就不让小秋磨了——夏天最是容易生虫霉变季节,麦子比面粉更容易储存。

小秋无法,就将大瓷碗里替出来的大缸里盛上麦子,不能留面粉,给家里多留些麦子也一样。当然,家里的粮食有数,她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