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2 / 4)

着小秋将稀饭端出来,大门被人从外边推开,却是郑秋实回来了。

“师傅,您不说今晚不回来了?”虽然意外,小秋却仍旧高兴,连忙笑着迎上去,接过郑秋实手中的口袋来。

“您拎的是什么呀,还挺沉的!”小秋好奇地问了一句,也没打算立刻查看,就想将东西放下,去给郑秋实打水洗脸洗手。

郑秋实却笑着道:“你别管我,先看看这东西……这东西还得趁鲜,不能隔夜的。”

听他这么一说,小秋俯身看去,才发现,口袋底部湿淋淋的,隐隐还往外渗着水。不过,口袋底部看着饱满而柔软,不像是螃蟹……那东西会鼓包,还会动弹!

既然郑秋实说隔不得夜,小秋也就动手将口袋打开,借着傍晚昏黄的天光往口袋里一看,就见青灰色一片,还微微地泛着亮光的,竟是半口袋鲜虾!

“哎呀,真是好东西!”小秋欢呼一声,招呼秦戎吴戈过来帮忙,将鲜虾倒在一只大盆里,用清水漂洗一下,拣一拣水藻海草零星的小杂鱼什么的,然后大锅生火,清水加适量的盐直接将大虾白灼。

这时候没有冰箱,保存鲜虾显然不现实,她能的也就是趁鲜煮熟,晾晒后去皮做成虾弯儿。到了冬天,包饺子炒菜炖蛋做汤,放几个肥美的虾弯儿,就会极鲜极美味了。

小杂鱼也捡了小半盆,两三斤的样子。大虾入锅煮上,她麻利地将杂鱼收拾一下,就在蜂窝煤炉子上红烧了。又快手快脚地用玉米面和精白面粉掺和着和了一团面,鱼入锅加汤炖上,她就将面团揉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剂子,双手拍几下,贴在铁锅周围,然后盖上盖焖炖。

另一边的大锅里开了两个滚,大虾红透煮熟了,不用小秋动手,吴戈秦戎一个端着大盆,一个抄着大笊篱,哗哗哗几下子,就把煮熟的虾捞了出来,端在外边之后,宋秀程已经将一个芦苇帘子用竹竿架好,大虾端出来,又用笊篱均匀地撒到帘子上,均匀铺开……接下来,成就虾弯儿美味的任务就交给时间了。秋天气候干燥凉爽,不下雨的情况下,只需四五天功夫,鲜虾就会脱水成为虾干。再将这些虾干装进口袋里,两个人扯着口袋来回撞击,干脆的虾皮就会逐渐破碎脱落,撞一段时间,再过筛后,剩下的就是干净的虾弯儿了。

大部分虾都晾到帘子上,小秋将剩下的一盘子白灼虾端上桌,蜂窝煤炉子上的铁锅杂鱼也好了,宋秀程招呼一声,秦戎快手快脚地拿了一只锅架放在桌子中央,宋秀程就将整个铁锅上了桌。

小秋已经从屋里拿出一只酒壶来,这种酒壶是套装,外边一只瓷缸子,缸子里倒上半下热水,然后将盛了酒的酒壶放进去,几分钟之后,酒就温好了。

想想后世人们牛饮冰镇啤酒、冰镇葡萄酒,甚至还要往酒中放冰块、兑冰水……小秋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