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2 / 3)

弟。

唐伟光家境穷困,考入大学后就没回过家,从卖明星照片就开始跟着宋秀程干,这几年也挣了一笔钱;赵京生却是地道的京城人士,父亲是海区教育局的职员,母亲是某小学老师,家庭条件比唐伟光和宋秀程都略好些,却也只是一般的市民家庭。

他也跟着做了两年生意,却专卖挂历和画报,因为其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文学造诣上也不错,后来渐渐让他接触到挂历、画报的设计,乃是小秋比较中意的杂志社的文创人员之一。

“赵京生的大致方向是教育局,唐伟光大概留不下,应该是赣省。”

“嗯。”小秋应了一声,心里却在盘算着留下这两人为自己所用的可能性。

这两个人毕业后若是能够分到好的工作,小秋还真不好出手招揽,毕竟,这会儿的私人企业还是新生事物,前景不明,说出去大多数人还无法接受,甚至带着明显的歧视。但是,这两个人分配的工作显然不太理想,那么,她是不是可以尝试招揽呢?

77年高考回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真正的‘天之骄子’。小秋很清楚,即便眼下这两个人的工作分配不太理想,但入职之后,只要能力人品不是太渣,也很快就能出人头地。后来,曾经有人做过调查,这一届大学毕业生后来,绝大多数都受到了重用,走上了领导岗位。

小秋很贪心,她不但想留下这两个人为她所用,还想着将来能招揽更多的人才,到她的公司里来,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她就必须拿出足够人心甘情愿放弃‘铁饭碗’的优厚条件。

随着大量知识青年回城,想在城市落户逐渐困难起来,再进一步的就是住房问题。落户和住房解决了,再有一份相对丰厚的收入,和一个可期的光明前景,这几天都具备了,她就有了开口招揽人才的底气。

吃过饭,宋秀程送刘芳芳回她的宿舍,家里只剩下秦戎和小秋两个人。

秦戎把井中湃着的半只西瓜拎出来,在石桌上切开,招呼小秋吃。

小秋拿起一牙瓜咬了一口,道:“海区那边的两个厂子得尽快拿下来了。”

两个工厂,都是区办企业,规模不大,占地却不小,如今都已经停产,面临着倒闭。海区有个年轻的区长很大胆,主张将两个工厂整合,并允许私人注资经营,厂子仍旧保持集体企业的经营性质。

第五百七十八章

开放初期,私营企业的概念还未明确,也没有政策出台保护私营企业的权益,许多个人开设企业,规模小的就按个体户处理;规模大的就往往借鸡生蛋,或者采取挂靠某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做法,交一部分‘保护费’,从而获得一个经营的许可。

小秋说的这两个企业也是这种情况,办妥了之后,这两个企业仍旧挂靠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