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节(2 / 6)

、王家老两口的地,都交给王利军和成海父子俩种,也亏得有养鸡场,手里不差钱,每逢麦收秋收,指着家里几口人累死也忙不完,就花钱雇人。

成海说,家里种了二十多亩地的小麦,收了正好两万斤,亩产平均达到了八百斤。

这个产量和村子里那些用化肥的比,或者不是太突出,但他们家用的都是养鸡场的有机肥,种出来的麦子粮食,绝对是纯绿色无公害的,不是那些化肥催产的粮食品质能比的。

第九百九十五章

听成海说得差不多了,小秋看着黑瘦的大哥,明明才二十九岁,看上去却像四十多的老农,虽然丰收了,家里日子过得好了她高兴,但仍旧无法不心疼,这份收获背后,大哥受累太多了。

她没见着大伯和大伯娘,不过想也知道,那两个一定也是又黑又瘦,操劳辛苦的不像样子。

于是,她开口劝:“大哥,咱们家如今日子过得好多了,不怕吃不饱饭了,收那么多粮食也吃不了,不如把地转租出去,让别人种一些,咱们留上几亩地,种点儿粮食、蔬菜杂粮什么的,够自家吃就行了。地多了,你和大伯大伯娘太受累,大伯大伯娘年纪可不小了……”

小秋没把话继续说下去,她的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

成海听了这话,没有半点儿抵触,立刻笑道:“之前是你大伯大伯娘俩不舍得,主要是前些年家里穷怕了、饿怕了,就想着多打粮食,多存下粮食才放心。这几年,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他们也终于松了口,咱们收了这一茬麦子,种玉米就交给别人了,咱们家就留了村东边儿的五亩多地,那片儿地土质好,水浇条件便利,而且,离着咱家近,去地里拾掇干活都方便。”

成江点点头,又问了一句:“给了谁家种了?”

“给咱小姑家了。”成海说完,下意识地看了小秋一眼,见她没有什么异样,这才继续道,“小福子做手术,前后嚼裹了将近两万块钱,虽说,咱们没人催着他们还债,但小姑夫却说了,想多种些地,也好尽快把账还上。”

小福子就是王爱巧的女儿,被小秋带进京城来做了先心矫正手术,手术很成功,刚出正月就完全恢复出院回家了。

手术前后一共花了一万两千多块钱,这些钱,在八十年代中期,对一般老百姓都算是一大笔钱,更何况是根本没有家底的二牤子和王爱巧,这俩人根本没有积蓄,就是个赤贫。

小秋对王爱巧恨不起来,但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感,成海说起这两个人,她只是默默听着,一言不发。

成河倒是不屑地哼了一声:“指着种地,十年八年也还不上吧!”

成海大度一笑,道:“说起来,咱们小姑夫是个能受累的。他之前是因为小福子生病,咱小姑的情形也不太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