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同样的困境,我还是希望能有人去帮助她。当她报警时,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褚韶华从随身的包里取出纸笔,低头写下这段对话,然后问奥斯顿先生,“您看,我的记录还准确吗?”
奥斯顿看过,耸肩,不可思议,“天哪,记这些做什么?”
“您介意签上自己的名字吗?”
“我的签名不是很漂亮。”奥斯顿说着,还是接过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褚韶华问,“想必您并不介意我把它们放到《正义报》上。”
奥斯顿不解的点头。
褚韶华再一次同奥斯顿说,“您是一位好警官。“
这是对奥斯顿的独家采访了,待第二天,《正义报》刊登出这张便签上的对话,舆论对奥斯顿的同情转为了敬重。奥斯顿当然得到了不少采访,他可能只是一位平凡的警官,对许多事,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可同时,他也有着宽厚的心胸,这令他赢得不少好感。
后来,奥斯顿复职,在社区里见到去夏洛特家拜访的褚韶华都会微微一笑,褚韶华也颌首一笑,放下车窗打声招呼,“奥斯顿先生,下午安。”
这位有着一双苍蓝色眼眸的警官先生会说,“克莱尔小姐,您好。”
彼此都是世间平凡人,能在这茫茫人海相遇,虽只是相视一笑,问声好,亦觉温暖。
第225章 远航之爱人
褚韶华入学的时间,闻知秋正在精神百倍的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褚韶华托宋先生带东西给闻知秋,闻知秋只要不傻,就得亲自当面向宋先生道谢。
宋先生平时的交际圈都是一般是张市长、陆督军、许次长这种档次,对于闻知秋,认识是认识,但不论年纪还是交际,都不是同一般档次的人物。但是,闻知秋亲自过来道谢,宋先生招待他很亲切,请闻知秋尝他从美国带回的蓝山咖啡。
闻知秋先同宋先生问好。
宋先生坐在柔软华丽的洛可可风格的沙发上,请闻知秋也坐,笑道,“在波士顿听小褚提过你,咱们还是几年前见过,小闻你近来可好?”
仆佣端来新煮的咖啡,闻知秋恭敬的先取了一杯咖啡递给宋先生,自己才从仆佣手里取了另一杯说,“先生此次出国游学,定是收获极丰。我在国内,一切都好,就是记挂韶华,她这一走,虽常有信寄回来,可我不在她身边,还是忍不住牵肠挂肚,真后悔当初让她出国。”
宋先生哈哈直笑,爽朗中带出几分曾经的军旅风姿,“我说小闻你好眼光,好心胸。”说闻知秋眼光好,自然是对褚韶华的欣赏,闻知秋也就在国内,不知褚韶华在波士顿的风采,倘宋先生年轻二十岁,怕都要忍不住心折。不过,相对闻知秋的眼光,宋先生更欣赏闻知秋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