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怎么刚来?就等你呢!”“老王,平时看你也没那么积极,今天怎么着了?真见到好东西了?”俞董显然是古董交友会的常客,刚一进门,就收到了接连的问候。岑诀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混进这种古玩的圈子里,跟着俞董背后,好奇地左瞧右看。今天的交流会说是圈子里的人自己玩一玩,但其实规模并不小。据门口接到的海报内容来看,这个交流会已经举办了三天:第一二天都是古董展出,到了今天,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藏品拍卖。对于俞董这样肯花钱肯买买买的大佬来说,这场交流会的唯一值的亲自来的场合,就是第三天了。俞董带着岑诀越往内走,遇到的熟人也就越多。那些个藏友、拍卖行的老板、商家,都凑上来打招呼——哪怕在土豪遍地走的a市,俞董在肯为古董花钱上也是一把好手。应付完了人际关系,眼看拍卖会即将开始,俞董被工作人员带进了二楼的vip休息室里,一推门,又是几声情真意切的“老俞”。俞董在外板着一副不近人情的脸,架子端得足足的,到了这里,才总算轻松下来,解开西装的扣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坐在沙发上。“累死我了。”俞董坐下了,岑诀跟着在一旁站着,见到工作人员端茶水来,伸手拦下:“麻烦换一杯温水。”在俞董身边待了一周,具体情况岑诀听秘书说了一些,其中就包括俞董有胃溃疡病史,沾不得茶。工作人员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应下。闻言,屋子里的其他人也不由得看过来。“嗬!老俞,这是谁呀?”俞董往日来这种场合不喜欢带秘书,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就来了。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在饮食上有诸多忌讳,但又懒得吩咐人,于是干脆就滴水不沾。谁晓得今天带了个人,还给张罗起来了!俞董也没想到岑诀平时里不怎么说话,但一声不吭知道了不少东西,闻言道:“小岑,我秘书。”屋里其他人在“秘书”两个字上品了品,眼睛又没忍住往岑诀脸上瞅——这年轻人,长得也太俊了!严格说来,不止是一个帅气可以称道。简直就和那汝窑的瓷器一样,“千峰碧波翠色来”!“这小伙子不错,老俞,你这招人有水平!”先不说岑诀的业务能力如何,光是这相貌,就让其他人忍不住心痒痒。今日到底是名为古董交流会,实则古董买卖的交流会,旁的人们提了几句岑诀几句,便回到了正题上,继续聊起了今天拍卖的藏品。这次办的这个拍卖会,是某大拍卖公司牵头,网罗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好物件。其中最大的噱头,就是被清乾隆称“三希”之一的《伯远帖》。这《伯远帖》的作者是东晋有名的王家子弟王珣,一般不了解的历史的人或许不曾多闻这名字,但听另一位就知道了:王羲之。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儿。《伯远帖》作为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宝物,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传世的晋朝真迹。是正儿八经的晋朝文物。有了这个钩子在,其他也顾不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