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伪。
“秦兄所指为何?”他该知道什么?难道是边境守将玩-忽-职-守,还是干脆投靠了秦氏坞堡?
“袁真叛晋,现据寿春自立。”秦璟看着桓容,见他面露惊讶之色,也不禁皱眉,“容弟授封幽州刺使,此事竟无人告知于你?”
“袁真据寿春?多久?”
“容弟可记得我曾与你书信,言袁氏有三家投靠之举?”
桓容倏地瞪大双眼。
那么久?
秦璟颔首,继续道:“我此行即是借道寿春。”
桓容默然。
指责秦璟?
他还没有丧失理智。
以秦璟的立场,袁真叛晋与否都不损伤秦氏坞堡的利益。相反,袁真据寿春自立,并有意带着地盘和手下投靠,对坞堡更是有利。
用力捏了捏鼻根,桓容告诉自己要冷静。
他必须冷静。
冷静才能清醒。
头脑足够清醒,才会彻彻底底的认识到,秦璟和他有生意往来,彼此之间算是由利益维系的一种联盟。但究其根本,他们并不属于一个阵-营,牵扯到关键利益,仍有可能反-目-成-仇,甚至刀兵相向。
现下,秦璟能特地来见他,并将寿春之事据实以告,已经是不小的人情。
假如他不知底细,两眼一抹黑的撞-进-去,吃亏是小,说不定就要送命。
袁真会叛晋,桓大司马就是源头。
遇上桓容,他不会念及两人在北伐时结下的“友情”,九成会迁怒,举刀将他咔嚓掉,人头送去姑孰。
剩下一成,大概会留下桓容的小命,判断他的利用价值,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桓容进了寿春,百分百凶多吉少。
不去?
幽州府就在寿春!
如果没有遇上秦璟,按照预定的行路计划,他早在自投罗网的路上。
“难怪了。”
桓容疲惫的合上双眼,口中尝到难言的苦涩。
难怪朝廷授封他为幽州刺使,渣爹竟然没有开口反对,更没指使朝中势力加以阻挠。八成早知袁真奔赴淮南,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
之前在台城,褚太后提及幽州,言辞间说是委屈自己,难保不是明知此事,仍要隐瞒消息,安抚住亲娘,让自己老老实实奔赴幽州,不在中途出现波折。
对晋室而言,袁真属于叛-臣,必当诛之。
桓容和袁真对上,假若胜了,朝廷免去一桩心事,无外乎给些嘉奖;若是败了,便能以此为借口从流民中征兵,既能灭掉袁真,又能增强自身实力,还可收回让人眼红的盐渎,可谓一举三得。
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