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桓容>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4 / 7)

流言传出之后,基于本身的利益考量,许多杂胡首领顺水推舟,让部民相信秦氏残暴,背信弃义,并非好的投靠对象。

“汉人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秦氏视胡人为仇敌,怎会轻易接纳我等,分明就是圈套!”

一时之间,投到秦氏麾下的杂胡少之又少,新投不久的胡人都开始不稳,全凭秦策的雷霆手段,才没有酿成乱子。

与之相对,由王猛提议,苻坚在长安下诏,招揽境内的杂胡和汉族流民,重录户籍,从军开荒皆可。并设置“书院”和“技学所”,非但不收学费,反提供每日一餐膳食,并发下夏冬衣袍。

“学通一经,才成一艺,掌握一技之长者,每季授粟米绢布。优异者选官,初百石。学不通者罢遣为民,仍可开荒种田,免一年秋粮。”

此诏一出,即被传颂为仁政,苻坚也被称为仁主,受境内百姓歌功颂德。三天两头找茬的杂胡竟然消停不少,甚至局部归顺。

看到新增的户数,苻坚乐得嘴都合不拢。

“景略真乃吾之子房!”

王猛拱手称谦,君臣铺开北地舆图,逡巡相邻的大片领土,尤其秦氏辖下,更是志在必得。

苻坚目光灼灼。

张凉已亡,拿下这片土地,他就能扩充军队,挥师南下,取遗晋,得玉玺,继而一统天下,创不世功业!

想想就很激动。

王猛远不如苻坚乐观。

这次能设计成功,差点留下秦玒性命,全赖抢占先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下一次就不会这么简单。

秦策是为人杰,手下文臣武将云集,九子皆是不凡。本想趁机除他一子,断他一臂,怎奈事不能成,还算有用的贺野斤也被抓去。

以贺野斤的为人,只要一顿鞭子,该说不该说的都会吐露清楚。

秦氏必定加强防备,故技重施绝不可行,想要再从秦氏身上放血,只能另想策略。

事实上,他宁愿慕容鲜卑继续占着东边,也不愿换成秦氏坞堡。

比起前者,后者明显更难对付。如今称王举旗,北方的汉民定会归心。不是及时放出流言,抛出书院政策,怕秦国境内都将不稳。

所谓仁政并非源自长安,而是从遗晋幽州流出,据悉是幽州刺使首倡。

王猛得探子回报,将各项消息整合,当即发出感叹,“此子着实不凡,行事迥异其父,我之前小看了他!”

感叹归感叹,不妨碍王猛取其精华,配合氐国国情制定新政,用来稳固苻坚的统治。

事实证明,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这让他对桓容的评价又上一层,同时,标注在名后的危险系数也增至五星。

秦策被王猛使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