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桓容>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2 / 6)

快于人力,优势十分明显。

然而,想打探具体消息,却是无人可寻。正如现下,如能找送信人问上一问,或许能更加了解情况,好歹推敲一番,不至于满头雾水。

奈何送信的是鹁鸽,想问都不可能。

桓容叹息一声,命健仆去请贾秉和荀宥。

就接到的消息来看,梁州情况不妙,荆州有意出兵。桓豁的意思是,桓容可以借机上表,一同派兵。

杨亮祖籍弘农,先祖曾为汉时名臣。魏时仕曹操,晋立后又仕司马氏。元帝过江后,更是助王导稳固政权,功劳着实不小。

有这样的资本,杨亮官居刺使,三代镇梁州,手握一支州兵,对桓大司马并不十分买账。

桓温死后,益州同桓氏结盟,梁州依旧游离在外。

不是说他多么忠于司马氏,而是出身的缘故,加上父祖观念影响,始终看不上桓大司马。

不是十万火急,他绝不会向桓氏求救。

请神容易送神难,桓氏一旦派兵,梁州不易主也不能再如往日,杨氏终归要低头。

论政治手段,桓豁比不上桓冲,但就军事才能而言,他足以比肩桓大司马。接到求救信的同时,桓豁铺开舆图,手指点在汉中郡,心知这根扎在汉中的钉子终于要被折断。

只不过,事情不能由他一人来做。

故而,桓豁一边点兵,一边向幽州和江州送去书信。

既然要卖梁州人情,无妨动作大一些,让杨亮没有抵赖的可能,到时不弯腰也得弯腰!

再者,荆州地处要冲,同样和氐秦接壤。为防氐人声东击西,桓豁不可能擅离,领兵之职也要托付于他人。而桓冲镇守姑孰,同样不能擅离,思来想去,幽州的桓容成为最佳选择。

一来,幽州不与氐秦接壤,苻坚想声东击西都没有可能。

借道?

先问问秦氏答不答应。

二来,幽州上下一心,纵然桓容出兵,朝廷也别想插-进手来。谁敢伸爪子,绝对照剁不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桓容需要战功。

桓容出仕以来,名望不断攀高,战功仅停留在北伐鲜卑。寿春之战和派兵接掌豫州,内中牵涉到太多,并不好于世间大肆宣扬。

此番氐人南侵,正是光明正大出兵的机会!

朝廷再是防备,也不可能坐视梁州易主。更重要的是,北府军在扬州,根本来不及出兵。等郗愔集结兵力,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接到荆州消息,桓冲也迅速送出书信,赞同前者的提议,由桓容率兵出征御敌。

桓容起初纠结于氐人出兵的目的,和贾舍人一番商议,又看过桓冲的来信,不免暗中叹息。

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