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在桓府时更盛。或许是心思放开,忧愁尽去,此刻一心一意守着桓伟,明明是艳丽的长相,气质却变得温婉。
“阿母。”
桓容上前行礼,坐到矮桌前。
婢仆打开木桶,舀起满满一碗稻饭。
不论目睹几回,桓容的饭量依旧让桓玄和桓伟惊奇。
刚刚四岁的小孩,不会遮掩情绪,看看桓容身边的饭桶,再看看自己面前的小碗,桓伟眉头皱了一下,要求保母再添。
“郎君?”
“我要和阿兄吃得一样多!”
如此豪言壮语,瞬间引来数道目光。
南康公主和李夫人仅是笑了笑,并未出言。慕容氏看着桓伟,不知该不该向桓容赔礼。
桓容放下竹筷,笑道:“阿弟想添饭量?”
“对!”桓伟握紧拳头,用力点头。
桓容让保母将桓伟抱到身边,捏了捏小孩圆滚滚的胳膊,道:“会很辛苦,怕不怕?”
“不怕!”
“好。”桓容继续道,“等你再长几岁,便随典司马和钱司马习武。习得一身好武艺,身体强健,饭量自然加大。”
“真的?”桓伟睁大双眼。
“真的。”桓使君忽悠小孩,半点不费力。
“我听阿兄的!”桓伟表示满意。
桓玄反应稍慢一些,桓容放下桓伟,又将他抱到身边,道:“阿弟想不想习武?”
“想。”
“好。”桓容抚过桓玄的发顶,笑道,“你身子骨不如阿伟,想要一起习武,不能再挑食。”
“诺!”
两个小孩忽悠完,桓使君很有成就感。
南康公主摇摇头,目光中带着好笑。李夫人以绢扇掩唇,早已笑弯眉眼。
慕容氏站起身,先向南康公主福身,继而转向桓容,诚心道:“谢郎君!”
桓伟和桓玄年纪尚小,不明白桓容的几句话代表什么,慕容氏却是一清二楚。
两人都是庶子,尤其是桓玄,曾被桓大司马视为继承人培养,换做心胸狭窄之人,必定心生猜忌,不会让他们活到成年。
桓容非但留下他们性命,更许出一个前程,实是想都不敢想。
慕容氏很想行大礼,却被南康公主止住。最终红着眼圈向桓容俯福身,开口道;“殿下和郎君大恩,妾感激难言,无可谢郎君者,唯有一物,还请郎君收下。”
说话间,转过身去,从颈上取下半面铜制的圆牌,郑重送到南康公主面前。
贴身的东西,自然不能直接递给桓容,需经南康公主之手。
圆牌并不大,正面雕刻半个虎头,背面则是半只雄鹰。以金线穿过,样子十分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