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香飘十里,梁州兵就只有看着流口水的份。
桓容说得明白,梁州遭逢兵祸,府库必定不宽裕,他带有军粮,三百人的伙食可以自备,无需城内操心。
杨亮终归是要脸的。
人借来帮忙,不给饷银也就罢了,连顿饭都不舍得算怎么回事?
桓容仍是执意拒绝,言辞万分恳切,将一个大公无私、凡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杨安愈发感动。
即便知道对方有作戏的成分在,但是,这份情他必须领。而且,桓容这般坚持也算是间接示好,表明对他的重视。
回到城中,杨亮不免感叹,有这样一个儿子,桓元子也该死而无憾。转头再看某个坑爹货,不禁额角鼓起青筋,抓着马鞭的手立刻开始发痒。
如果杨刺使知道桓容真实的打算,九成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可惜的是,桓容的长相和年龄欺骗性太高,采用的又是非常手段,打死杨亮也不会想到,对方表面客气,暗中已经开始大挖墙角。
而且挖的不是文武官员,而是最底层的兵卒和壮丁!
手段很直接也很暴-力,稻饭蒸饼加熏肉!
每日饭点,幽州兵都会架起锅灶,熬煮大锅肉汤。大块的羊肉在锅中翻滚,舀起一勺,飘着油花的汤汁香得让人流口水。
蒸饼个顶个暄软,没有一点酸味,不似梁州兵手里的石头硬,咬一口直咯牙。
此外,还有大块的熏肉、爽脆的咸菜以及流油的咸蛋,夹在蒸饼里,狠狠咬上一口,再搭配喷香的羊汤,滋味别提有多好。
桓使君手里有盐场,幽州的坊市南北闻名,当真是既不缺钱也不缺盐。
故而,幽州兵的伙食非一般的好,不只是底层士卒,连城内的弓马从事都看得眼热。
为防备胡人,靠近边界的州中均置弓马从事,铠甲兵器要求严格,并配备良马,饷银伙食一概优于普通士卒。饶是如此,也及不上幽州兵的待遇。
羊汤沸腾,蒸饼出笼,伙夫必定会扬声:“排队,舀汤!”
幽州兵自觉列队,每人两个蒸饼,一大碗肉汤,不够可以继续取。除此之外,伙夫用羊肉蒸了几笼包子,味道比不上坊市,却是个大实惠。
“日前击退贼兵,这是犒劳!”
伙夫嗓门不小,一边舀汤一边大声道:“每人一个包子,大块的肉,蒸饼管够!都排队,排队!又不是没吃过,有点出息没有?”
几个二十出头的步卒抓抓脑袋,捧着饭碗站到队后,抻脖瞅着蒸笼,双眼都在发亮。
一队梁州兵恰好走过,闻到肉汤的香气,忍不住直吸鼻子。
伙夫动作十分熟练,包子蒸饼很快发完,剩